總體上看,隨著我國經濟“增速換擋”和中長期行業增長潛力的階段性釋放完結,我國信托業規模增長速度正處在持續放緩的通道中。
近年來,監管層緊鑼密鼓調研和探討,并與大資管統一監管政策做好銜接,最終在合適時間窗口推出相關監管政策。同時,行業存在的一些亂象也等待規范。
2016年,信托業繼續保持穩定的增長勢頭,管理的信托資產規模已逼近19萬億元,信托業務收入也保持了穩定的增長。同時,整個資產管理行業的監管環境正在發生變化,信托行業的業務發展和業務模式的變化在新的監管環境下也正在發生著變革。
信托資產管理規模增速放緩趨勢未變。截止2016年3季度末,全國68家信托公司管理的信托資產規模為18.17萬億元,同比增長16.33%,跨入了“18萬億時代”。
集合信托在經濟短期企穩的帶動發行規模上升。2016年全年已公布的集合理財信托產品發行規模為18411.95億,較2015年增長19.46%。2016年集合信托產品發行數量為7569只,較2015年減少了2942只,減少幅度為27.99%。發行規模增加的原因主要在于2016年下半年開始,宏觀經濟短期有所企穩,企業融資需求有所好轉,帶動信托公司業務增速的回升。
集合信托平均預期收益率短期探底企穩。2016年,已公布的集合理財類信托產品的平均收益率為6.89%,與2015年相比大幅下降189個bp。從收益率變化的趨勢來看,2016年1-7月份,新發集合信托的平均預期收益率持續下行,從8月份開始,集合信托產品的收益率開始止跌企穩,目前維持在6.5左右的水平。信托產品的平均年限縮短0.05年,基本保持穩定。
新發集合信托的投資方向與2015年相比,有明顯變化:受資本市場波動加大、金融監管加強影響,金融類信托發行規模占比縮水最多;受國家加強地方債務管理影響,基礎產業類信托發行規模占比有所下降;而其他類信托的發行規模占比上升最多,成為2016年新發規模最大的集合信托種類;此外,受益于房地產市場回暖和經濟短期回暖,房地產類與工商企業類新發信托的發行規模占比有所回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