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天,上海信托公布了自己的凈利報告,不光是吸引了大量的社會關注,同時達到新高的凈利表現更是讓人眼前一亮,值得一觀。作為浦發銀行控股的信托公司,上海信托頗受外界關注。
2015年11月,經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批準,浦發銀行向上海國際集團有限公司等11家公司發行股份收購上海信托,并于2016年3月完成股東變更的工商登記,公司股東變更為浦發銀行等3家股東;2016年10月,經中國銀監會上海監管局批準,公司實施增資,注冊資本增至50億元。
根據2016年年報顯示,浦發銀行持有上海信托的股權比例為97.333%。值得注意的是,銀行系信托公司中,第一大股東持股比例最高的信托公司。浦發銀行曾表示,收購整合后,公司可以將目前相對符合信托特征的業務逐步整合到上海信托的平臺上開展;另一方面,通過雙方的深度業務整合,可以促進上海信托更好地實現經營轉型、真正回歸信托主業。
按照最新披露的數據,截至去年年末,上海信托所管理的信托資產規模為8257.9億元。在4家銀行系信托公司中,位居第3位,低于建信信托、興業信托,但高于交銀信托。
有意思的是,盡管上海信托的信托資產規模并非最高,但凈利潤規模卻是四家銀行系信托公司中最高的。比如,信托資產規模高達1.3萬億元的建信信托,其合并凈利潤為14.2億元,但信托資產規模不足8300億元的上海信托,其合并凈利潤則高達17.8億元。交銀信托是合并凈利潤規模最小的,尚不足上海信托的一半,而這與其信托資產規模間的差距并不相稱。
對于當前的上海信托來說,新的發展機遇已經到來,如何在其中找尋到適合自身的發展機遇,就顯得格外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