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365訊,界頭號對沖基金橋水日前已經完成備案登記,正式成為境內私募管理人。根據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網站信息,登記的私募管理人為“橋水(中國)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橋水中國”)。這標志其在華私募業務已經正式啟動。
根據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記備案的相關規定,最遲6個月后,橋水基金的境內私募產品即將發行。今年3月,橋水(中國)將經營范圍變為“投資管理”,為其申請私募管理人資格做準備。
創始人看好中國
根據工商信息,橋水中國于2016年3月設立,2017年3月其法定代表人由橋水基金創始人瑞·達利歐變更為王巖(音譯)。資料顯示,王巖于2009年10月進入橋水基金工作,有豐富外資銀行工作經驗。
今年6月,橋水基金完成改制,創始人達利歐退居二線,不過,目前他仍然擔任聯席首席投資官和公司聯席主席。
6月28日,達利歐在接受海外媒體采訪時表示,橋水會采取合伙人制,即將來合伙人可擁有公司股權,并決定CEO人選。達利歐曾在其半自傳性著作《原則》中談到,看好中國的前景。他還把自己的兒子送到中國來讀了一年小學。出于對中國的情感,他把自己的書翻譯成中文,宣傳自己的投資理念。
有“美國對沖基金教父”之稱的達利歐于1975年成立了橋水對沖基金公司(Bridgewater),此后橋水逐漸發展成為世界最大的對沖基金公司,資管規模約1600億美元,服務機構客戶超過270家。截止到2015年底,橋水基金成為超越索羅斯基金、絕對規模盈利最多的基金。
云鋒金融集團董事總經理蔡華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類似橋水等外商投資機構進入中國,有兩方面好處。一方面,可以提高機構自身品牌知名度;另一方面,利于機構及其投資團隊在全球布局。
蔡華表示,從現在往前看,中國一定是一個不容忽視、具有重大影響力的經濟體和金融市場,“現在放開(外商獨資),有志于向全球擴張的優秀外資資金管理人一定想拿到獨資這張牌,從而獲得在中國市場發展的先機?!?/span>
按風險配置資產
“橋水基金在中國獲得私募基金牌照意義重大。”蔡華告訴記者。近兩年,在政策的鼓勵和推動下,包括貝萊德、路博邁在內多家知名的外資資產管理公司在國內獲得私募牌照,但多以外資公募為主,目標也是為了今后在國內獲得第一批公募外商獨資的公募牌照?!皹蛩鳛槿蜃畲蟮膶_基金,在國內的積極布局體現了他們對中國市場和投資者的重視。”
據蔡華了解,橋水希望在中國市場推廣其聞名投資界的“全天候策略(All Weather Strategy)及其風險平配理念”,蔡華也認為,被市場證明的優秀投資理念和策略,對中國金融市場的發展絕對是有利的。
全天候策略是橋水最早提出的基于風險平配的一種投資策略,并在后期的發展中逐漸被各大投資機構所認可,從而成為經典的資產配置模型。與傳統的“風險平配”注重資產間的平衡不同,橋水按照兩個指標(經濟增長和通脹)、四個維度把整個經濟周期分為四象限,分別對應四季。達利歐認為,整體世界是在四季中搖擺的,有時在春天,有時在秋天,有時在冬天,有時在夏天。
談及達利歐的投資策略,蔡華表示,由于市場預期最難判斷。因此,橋水從不去判斷這個預期,而是基于相對穩定的風險指標進行配置。蔡華表示,“風險平配”是一個完全不依賴于交易、也不依賴于對市場的判斷,而僅僅依賴于對投資的認知,構建出來的組合。符合投資學常識,易于被廣大投資者所廣泛認同。而且歷史業績也證明這一策略的有效性。
談及外資對資本市場的影響,蔡華表示,這是利好。就整個資本市場而言,公募基金、銀行、保險,各種各樣的金融機構扮演不同的角色,外資機構也是很重要的力量之一。外資機構專業性強,能給國內帶來不一樣的投資理念。獲取更多財經資訊,請隨時關注財經365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