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多年的發展,種子基金除了已成為券商培育有潛力的初創型私募的一種慣用的機制外,也成了吸引優秀的成長型私募機構的一種條件。上述杭州私募管理人指出,“如果券商只提供一個交易通道、一個比較優惠的傭金費率,沒有其他額外的幫助政策的話,我們為什么要把交易席位放在那里呢?”
不過,有上海私募創業者向記者表示,他已接觸過不少券商的私募種子基金,在他看來,一些私募種子基金扶持私募的目的只是噱頭,更多的是為了吸引私募前去開戶,“券商一般都會要求你把經紀業務放在那里,所以這不是真正的投資行為,只是一種營銷策略。”對于這類情形,也有私募人士認為,“雖然有的券商設立私募種子基金有吸引開戶的嫌疑,不過其他券商幾乎都是這樣操作的,被種子基金投資的私募產品肯定要落到投資方券商做經紀務商或者托管服務的,因為券商可以看到后臺交易數據,這樣他們自己也更放心一些。總之這也符合券商和私募雙贏的模式。”
PB服務模式升級迭代
事實上,東方證券此次推出私募創業營活動,意味著目前券商對PB業務已不滿足于簡單的業務外包,而進入到了私募創業早期孵化階段,選擇和私募企業一起成長。在活動啟動儀式期間,東方證券總裁助理、財富管理業務總部總經理徐海寧向記者表示,此次活動的方案設計立足于如何為私募提供更好的服務,“我們希望通過這類活動真正走近更多的初創型私募管理人,能夠知道他們的需求,然后在這一過程中實踐我們的服務模式。希望在這樣的實踐中,實現我們與私募間的共同互動,來更好地服務客戶。”
有行業人士向記者指出,現在各券商之所以對主經紀商業務予以了較多重視,一方面是現在券商傳統經紀業務的傭金率都普遍很低,經紀業務不好做,相比普通的個人投資者,券商還是更希望合作比較大的機構;另一方面是緣于近年來國內私募行業呈現出規模快速擴張的勢頭,券商因為本身的業務屬性,是需要做私募托管等密切相關的業務的。
正是看到了這塊“蛋糕”不斷變大,近年來,各券商的主經紀商業務也在不斷升級迭代,從簡單的托管、外包業務到建立綜合性的私募服務體系,推出私募FOF業務組合。目前主經紀商業務在行業領先的招商證券在2017年年報中稱,其目前已經形成了代銷服務、資金推介、托管、研發服務、主券商PB系統、私募學院等一系列的配套服務。
興業證券董秘日前向記者指出,公司服務的目標私募鎖定在一些優秀的私募機構,并已經建立了一套包括投研、銷售、交易、托管、種子基金在內的一整套私募客戶服務機制。此外,興業證券還憑借自身的投研優勢為私募培育投研人才,“公司內部有培養投研團隊的T計劃,現在也延伸到了私募客戶,幫助私募客戶培育他們自己的投研人才。”
近年來,國金證券的私募業務擴張速度較快,目前其主經紀商業務已位居行業前列。獲取更多財經資訊,請隨時關注財經365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