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處罰措施來看,根據違規事實嚴厲程度,監管開出警示函、注銷私募基金登記或罰款的行政處罰,如,2月27日,江蘇證監局發布行政監管措施公告顯示,江蘇中杏藝禾資本管理有限公司在被協會撤銷旗下產品中杏資本-鑫洪1號郵幣基金備案后,仍繼續進行投資運作,且未及時向投資者信披,江蘇證監局對其采取出具警示函的處罰措施,并責令該公司整改。
對于山東中城銀信違規挪用基金財產的行為,1月3日,青島證監局責令山東中城銀信進行改正,給予警告并處3萬元罰款。此外,北京炳隆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廣西世紀紅榕創業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因“備案信息與實際情況嚴重不符”被協會注銷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記。
嚴監管仍為主基調
2016年證監會和基金業協會出臺一系列監管新規,構建出“7+2”的自律體系,從募集、登記備案、信息披露、從事投顧、托管、外包業務等各方面對私募行業進行了全方位監管。經歷了兩年時間“洗禮”,市場對政策新規逐漸消化,私募機構野蠻生長的時代一去不復返,總體來看,私募行業陽光化管理仍將是貫穿全年的“主線任務”,嚴監管成為未來私募行業主旋律。
伴隨行業規范化的同時,我國私募基金行業飛速發展。截至今年1月末,私募基金管理規模達到11.76萬億元,成為大資管行業中不可或缺的中堅力量。不過高速發展背后,公開宣傳、變相募集、投資運作不規范、利益輸送、違法挪用基金資產等亂象屢禁不止,私募行業陽光化管理的呼聲越發高漲,對私募行業亂象整治被提上日程。
監管對于遲遲沒有展業的空殼私募予以注銷處置,截至今年2月8日,基金業協會累計將19批326家機構列入失聯公告名單,其中有92家機構已被注銷登記;有9家機構已自行申請注銷登記。“私募機構野蠻生長時代,很多人都是抱著嘗試的心態去設立公司,但是并沒有搭建投研團隊,也沒有開展任何投資項目,最終淪為空殼私募,占用社會資源,未來私募機構還將加速洗牌,沒有合格資質、未展業的私募機構終將被淘汰,最終像信托公司一樣在市場上形成固定的規模數量?!币凰侥既耸勘硎尽?/span>
對于未來監管對私募機構的監管趨勢,徐麗稱。私募行業監管大概率還是趨嚴,朝著更加完善、全面的方向發展。“雖然我國私募行業的監管政策和自律管理辦法在過去2-3年間在不斷出臺,但政策的逐步消化、補充和成效的全面體現還需要時間,目前看來仍未達到體系完善的階段?!毙禧愄寡浴+@取更多財經資訊,請隨時關注財經365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