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截至2017年12月31日,黑石集團的總資產規模達到4340億美元,同比增長18%,創造了新紀錄。
其實,過去幾年,黑石CEO施瓦茨曼的收入,一直是市場的話題。
據前幾年媒體報道,施瓦茨曼表示,因為自己擁有黑石22%的股份,所以如果黑石公司表現得好,他個人的財富也會增加。2014年他獲得了高達7億美元的薪水,不過他表示其實自己的底薪只有35萬美元,其余的來自于分紅,只有黑石賺到了錢,他才有錢賺。
“對于薪金我不會提不合理的要求,我每天工作14個小時才能獲得這么高的收入。如果你僅僅是我們的股東,買了我們的股票就能賺錢,還不用這么辛苦的工作,這么看的話這7億美元的薪水其實還虧待我了。”施瓦茨曼笑稱。
新一代華爾街之王和他們的私募股權帝國
要問黑石集團(Blackstone)和施瓦茨曼(Stephen A. Schwarzman)是誰?
此前福布斯雜志以《華爾街不可阻擋的力量》為題對黑石進行封面報道,文中寫到,黑石等PE已經取代高盛和JP摩根等投行成為新一代華爾街之王。
黑石于1985年由彼得· 彼得森(Peter G. Peterson)、史蒂夫· 施瓦茨曼(Stephen Schwarzman)共同出資40萬美元創建。黑石的名字來自兩位創始人,Schwarzman在德語的意思是黑色,Peter在希臘語中的意思是石頭。2007年6月22日黑石在紐約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NYSE:BX)。
施瓦茨曼22歲從耶魯大學畢業,以優異的成績考進了哈佛商學院。彼得森生于1926年,畢業于西北大學,在芝加哥大學商學院取得MBA學位,曾出任多家咨詢公司的高管。他們曾經在雷曼兄弟公司是同事,后來先后辭職,一起成立了黑石。
據其官網介紹,1985年,黑石以4名員工的身份開門營業,但是到今天黑石已經擁有2300 員工 、25全球辦事處。黑石的投資組合公司在全球雇用超過49萬人。
作為全球PE行業的老大,目前黑石集團主要的業務包括私募股權、房地產、信貸以及對沖基金投資等。具體來看:(1)私人產權,傳統收購,成長股權,特殊情況和二次投資;(2)房地產,黑石是世界上最大的房地產投資者之一,在股票和債務方面都占據統治地位;(3)對沖基金解決方案,黑石是全球最大的全權對沖基金投資者;(4)信用,擁有多元化的信貸組合,包括CLO,杠桿貸款,高級債務,夾層和救助融資。
據了解,黑石的第一桶金,是借助彼得森早年與索尼公司總裁盛田昭夫結下的友情,搶得收購代理權,代表索尼公司出價20億美元收購哥倫比亞唱片公司,可是這筆生意只賺得了一點車馬費。
后來,他們萌生創立私募基金的想法。但在最初募資過程中也吃了不少閉門羹,“被我們視為最可能點頭的19家客戶,一個個拒絕我們。總共有488個潛在投資人拒絕我們。”但是,美國保險及證券巨頭保德信公司給黑石帶來了轉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