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365訊,監管部門明確要求私募基金備案,但仍有私募機構未及時完成。近日,有私募機構因產品募集未辦理備案手續而被當地證監局警示。對此,有律師表示,基金管理人有辦理基金備案手續的義務,若不備案會面臨行政處罰的法律風險,并影響投資新三板企業及上市公司。
私募產品必須合規備案
根據《私募投資基金管理人登記和基金備案辦法(試行)》相關規定,私募基金管理人應在私募基金募集完畢后20個工作日內,通過私募基金登記備案系統進行備案。
近日,據《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2017年私募基金登記備案綜述及12月私募基金登記備案月報》顯示,截至2017年底,已備案私募基金66418只,同比增長42.82%。其中,自“資產管理業務綜合報送平臺”上線以來,協會在新系統備案私募基金21516只,平均辦理時間為5.79個工作日,平均退回補正次數1.46次。
對于成立多年仍未辦理備案的基金產品,基金業協會咨詢熱線工作人員表示,仍在運作的私募產品必須合規備案。無論成立時間長短,按照相關規定,肯定是要到協會完成相關備案的,否則就是不合規。
若私募基金一直不備案有什么后果?北京盈科律師事務所合伙人唐春林律師表示,私募基金若不備案,會受到證監部門的行政處罰?!端侥纪顿Y基金管理人登記和基金備案辦法(試行)》第十四條規定,經備案的私募基金可以申請開立證券相關賬戶。若不備案,將不能開立證券賬戶,影響投資新三板企業及上市公司。
未備案被警示
2月24日,江蘇證監局公布對南京中乾融投股權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簡稱“中乾融投”)開出罰單,原因是該私募機構募集產品未按規定辦理基金備案。
江蘇證監局在監管中發現,中乾融投2015年11月19日募集設立契約型投資基金,規模5760萬元,投資人數21人。但募集完畢,中乾融投一直未根據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的規定,辦理基金備案手續,違反了《私募投資基金監督管理暫行辦法》第八條的規定。根據《私募投資基金監督管理暫行辦法》第三十三條的規定,江蘇證監局決定,對中乾融投采取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監管措施。
對于備案相關事宜,中乾融投相關負責人在接受記者采訪中表示,公司成立時,還未要求考基金從業資格證,半年后政策才出臺。在法人考證期間,公司按例接受年檢,被告知從業人員資格不夠,年檢未過關導致無法備案,目前正在做備案準備。江蘇證監局辦公室工作人員表示,后續整改情況會在官網進行公示。獲取更多財經資訊,請隨時關注財經365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