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獨有偶,過去一年多來,部分私募均采用類似的手法舉牌了數家“白馬”企業。知名私募上元資本于2016年8月首度舉牌醫藥白馬股永安藥業,其后繼續增持,直到當年12月持股比例超過11%。2017年1月到9月,永安藥業股價漲幅翻倍,上元資本旗下持有該股的三只基金凈值也頗為亮眼。盡管今年伊始,永安藥業公告稱上元資本累計減持公司總股本4.56%,但上元資本表示,減持是出于客戶贖回公司產品的資金流動性需求,仍繼續看好永安藥業價值。并且,上元資本旗下三只基金持有永安藥業的股份比例仍然超過5%。
另外,知名私募朱雀投資引入產業資本增持隆基股份,持股比例也接近舉牌線。陜西煤業近期公告稱,2017年7月至2017年12月,其通過“西部信托·陜煤-朱雀產業投資單一資金信托”增持隆基股份99,590,043股,占隆基股份總股本的4.99%。而隆基股份2017年三季報顯示,上述信托計劃的持股數為6690.00萬股,占比3.35%。追溯至2017年中報,上海朱雀庚申投資中心(有限合伙)也現身隆基股份的前十大流通股東名單,持股2796.60萬股,占比1.4%。持續的增持行為,可見朱雀投資對作為單晶硅片領域龍頭的隆基股份青睞有加。
“炒殼”模式難再奏效
“與險資舉牌傾向于選擇行業龍頭不同,過往一些私募舉牌更多看重的是殼資源的價值,尤其是一些股權分散、主營業務不突出、有轉型愿望的中小盤股票。當獲得部分控股權后,這些私募便會通過注入資產推動股價上漲等方式實現退出?!鄙鲜鏊侥佳芯繂T稱。
民生證券的一份研報表示,2016年之前,私募舉牌兼備財務投資和短期炒作的性質,看中公司的增長潛力和公司股價的增長潛力,未必需要持股至20%計提利潤,對股權分散的要求更為寬松,私募舉牌的上市公司通常具備5個篩選標準,即“利潤連續三年正增長”、“市值在1000億元以下”、“PE在25以上(偏好成長股)”、“前十大股東持股比例在90%以下”、“偏愛的概念包括大消費、PPP、醫藥、中國制造、TMT、周期股、地產等”。
但這一情況在過去一年多的時間發生了改變。上述私募研究員表示,在2017的結構性行情下,大盤藍籌股走俏,而代表小盤股的中證1000不斷下行。同時,在金融去杠桿的嚴監管環境中,以往的“炒殼”、“炒小”策略難以奏效,推動私募改變舉牌策略,更加注重公司的增長潛力和公司股價的上行空間,同時把投研能力作為核心來建設??梢灶A見,在嚴監管的大環境下,不僅私募的舉牌策略會發生改變,并且部分此前“醉心于此”且主動管理能力不足的中小私募急需謀求轉型。
一家知名第三方的研究總監則對記者表示:“過去提到舉牌,大家可能最先想到的是崔軍、羅偉廣或者創世翔,他們確實通過舉牌中小創、資產注入等行為賺到過錢,但也同樣因此遇到過挫折甚至失敗。過去私募舉牌總是盯著小票,現在小票天天‘挨打’,他們敢舉嗎?同時并購重組現在也很難做,過去的那套模式已經行不通了?!?br/> 好買財富研究總監曾令華還提到,私募舉牌模式的轉變,不僅跟整個市場風格的變化有關,更與舉牌人的身份及投資理念有關?!爸仃柾顿Y是穩健的投資者,我認為他們是從企業價值的角度去舉牌的?!?br/> 民生證券的研報中也指出,規模很大的私募應參照險資的舉牌標準,即上市公司需要滿足“利潤連續三年正增長”、“ROE在5%以上”、“PE在25以下”、“前十大股東持股比例在80%以下”、“派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