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365訊,私募基金延續高倉位 2018堅持“擇優而買”開年以來,兩市的發力上漲引發投資者新一年的投資熱情。作為權益類市場的重要參與者,四季度市場調整后,許多私募機構仍在持續加倉。私募排排網調研數據顯示,到目前為止,將近90%的機構倉位都在50%以上,超過一半的機構倉位超過80%。其中,權益類私募基金的平均倉位也從去年初的50%逐步增加到11月最高的80%,盡管年末市場行情調整,私募倉位一度出現下降,不過去年最后一周又出現回升。高倉位顯示出了私募機構對未來行情充滿信心。
多家私募基金對今年股市行情較為樂觀。博道投資合伙人張建勝認為,隨著2018年實體經濟去杠桿的真正開始,未來理財產品收益率(特別是類活期類的)將有望下行,屆時股市的吸引力將會更加凸顯。
巨澤投資董事長馬澄對1月份行情持樂觀態度,他認為一月份將是一季度較好的投資窗口,同時他建議廣大投資者可以積極把握住這輪反彈行情。
重陽投資認為,2018年A股和港股市場不存在系統性機會和風險,投資機會依舊是結構性的。“擇優而買”的大方向不會發生改變,但市場將從“一次分化”過渡到“二次分化”,主旋律也將從“價值回歸”切換到“價值發現”。
至于具體投資領域,張建勝表示,除了預期較為一致的“美好生活”需求下的消費升級之外,2018年的勝負將會發生在中游制造領域。隨著2017年企業盈利的改善,無論是下游消費品行業還是中游制造業企業本身,其固定資產購置已開始有提速跡象。而基于對2018年宏觀經濟的判斷,預計大部分原材料成本均有望下行,這意味著中游制造將面臨需求和成本的雙重改善。
私募排排網建議,今年配置私募基金可以采取“核心+衛星”的配置思路,核心配置大盤藍籌股的價值型私募基金,而中小創的成長型私募基金可以作為“奇兵”進行輔助配置。獲取更多財經資訊,請隨時關注財經365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