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據基金君觀察,在龍虎榜上未見其身影,但近期在大宗交易平臺上平安的交易很活躍。據大宗交易數據顯示,今日,共有12個機構席位賣出中國平安合計1300萬股,成交額達8.96億,成交額占流通市值比為0.11%,而昨日機構賣出成交額為10.65億。
事實上,從12月10日開始,機構頻繁地賣出中國平安的股票,自10日以來共有57個機構席位賣出平安7150萬股,成交額高達51.51億元。
除了中國平安,近期頻繁出現大宗交易的還有另一只白馬股格力電器,今日在大宗交易上被機構賣出22.4萬股,共計967.23萬元。從11月30日以來,機構專用賬戶累計賣出格力電器9174.4萬元?!?/span>
下跌是因為這幾個原因
基金君采訪了一圈基金經理,大致總結了這么幾個下跌的因素。
1、目前并沒有看到政策方面、基本面方面有一些對市場產生重大影響的因素,更多還是歸結在操作手法上的原因。今年整體機構投資人收益要好過散戶。很多機構投資人存在先鎖定收益,來年再戰的心態。
2、比如中國平安,前期有一些大宗交易,折價也不多,這種減持可能是獲利回吐。也可能有平安A股的大股東,持股比例比較高,受到監管政策影響可能做一些調整,造成保險板塊里面中國平安跌幅最大。
3、資管產品都要交稅,目前各種解讀都有,有人認為可能以歷史成本價作為基準,謹慎起見先把股票都賣了(這是一種誤讀,而實際上財政部本周發的補丁文件是資管機構可以選今年底的收盤價作為基準),以年底收盤價為2018年征稅的基礎。在朋友圈也確實見到有些人是這么操作的。一方面可以合理避稅,二是可以鎖定收益,一石二鳥。
4、純博弈,認為市場風格切換,看到白馬股漲幅較大,且出現橫盤跡象,嘗試調倉一批股票。
5、這跟基本面有一些關系,但主要還是受到年底流動性壓力。
調整完還能不能延續今年漲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