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某分行人士表示,第一天賣了20個億左右,到第二天就到30億。這個產品批的就是30個億額度,本來想每個月持續營銷的,但現在一下子都賣掉了。“如果客戶等半年封閉期過了以后,還想購買他的這款產品,還需等老客戶退出,才會有新的名額放出來。”
浙江某分行人士說,“很多客戶是沖著王亞偉名氣來買的,直接等著他的產品有額度就立馬買,有些客戶猶豫了一下就搶不到了。”
王亞偉今年發產品比較積極,基金業協會數據顯示,千合資本成立五年來,旗下有26只產品,其中有9只是今年發行和備案的。
千合資本今年成立產品一覽(第一列日期為成立日期,第二列為備案日期)
私募產品秒殺頻現
實際上,除了王亞偉,一些績優私募今年在產品發行、銷售方面頻頻刷新紀錄,管理規模迅速擴張;有些機構甚至不得不暫停一些渠道銷售,主動控制規模。
今年以來一些做價值投資、基本面研究的私募基金,業績表現可圈可點,同時也受到投資者青睞,在私行賣得很火,私募基金銷售在下半年掀起了高潮,秒殺隨處可見。
比如淡水泉投資、源樂晟資產、明達資產等業內知名老牌私募機構,還有,高毅資產、拾貝投資、清和泉資本等新銳私募機構,表現較為突出。
據了解,明達資產近期發行的系列產品也遭到資金秒殺。上證報報道,據接近該公司的人士透露,明達資產在某股份制銀行近期發售新產品,300萬元以下的名額連續4周被秒殺;而在某中型券商發售的一款新產品,認購金額已高達5億元。
某新銳百億“公奔私”機構今年發行了56只產品,旗下投資經理受到客戶熱捧,紛紛積極認購,“我了解到他們某個基金經理旗下管理的規模就到了100億,實在太火爆了,就臨時關閉了渠道申購,等有需求再打開。”華北某大型私募投資經理表示。
華東某大型國有銀行私行部人士稱,北京一家剛剛突破百億規模的老牌私募收益表現好,今年在他們渠道連發了多期產品,規模大概是25到30億,受到客戶認可追加認購。該私募的一位投資經理透露,“今年新進資金有40到50億元。由于今年年中,某大型股份制銀行每個月進來十幾個億,速度實在太快了,我們就暫停了產品申購。我們希望先緩一緩,讓進來的錢賺錢了再接新的錢,不是無節制地要錢。”
上海一家大型股份制商業銀行私行部人士表示,最近客戶對股票多頭、主動管理的私募基金產品十分青睞,債券、量化的私募則比較困難。現在甚至一些城商行的委外資金也在非常積極主動地對接主動管理的股票私募,發行權益類的產品,在A股進入價值投資的新時代,私募基金行業也顯示出了價值領跑的新趨勢。
以上就是關于私募產品秒殺頻現 王亞偉產品兩天賣30億的相關內容,了解更多基金行情及資訊,請隨時關注財經365網站基金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