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私募規模猛增4900億:股權創投、二級市場都火
10日,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在官網公布了最新的私募基金的備案數據。基金君發現,7月份私募基金的管理規模保持強勁增長勢頭,單月猛增了4900億元,是年內第二高水平,由此1-7月份私募總規模已經增長2.06萬億元,達到9.95萬億元。其中大部分“功勞”來自股權創投私募基金,單月增長3059億元。另外,私募管理人數量再度突破2萬家!
令人欣喜的是,經歷數月煎熬之后,證券私募結束了持續規模縮水狀態,開始復蘇、轉正,7月份單月規模增長了809億元!還有,百億級私募達到176家再創新高。
單月規模猛增4900億元
私募管理人再度超越2萬家
基金業協會數據顯示,截至今年7月底,已登記私募基金管理人20110家,已備案私募基金58734只,管理基金規模9.95萬億元。私募基金管理人員工總人數22.53萬人。
基金君發現,相比6月底,7月份私募基金的總管理規模單月猛增了4900億元。這在今年算是增長非常強勁的,僅次于1月份的5100億元,居于年內第二高增長水平;而2-6月份的單月增長只有1500-2700億。今年1-7月份,私募總規模增長了2.06萬億元!
資料圖
同時,繼基金業協會清理“空殼”私募后,私募基金管理人數量再度突破2萬家,達到了20110家,1-7月份私募管理人數量共增加了2677家,實現穩步上漲。
“2.5”公告(協會2016年2月5日發布《關于進一步規范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記若干事項的公告》)以后,針對部分私募借私募之名從事P2P、民間借貸、擔保等與私募基金管理無關的業務,甚至非法集資等違法違規活動,但實際并無開展私募業務的意愿,也不具備相關條件和能力,基金業協會拉開了兩個階段的“空殼”私募注銷工作。
前段時間協會會長洪磊透露,先后近1.3萬家無展業意愿的私募機構登記信息被注銷,但從產品數量和管理規模上看,行業發展熱情并未受到影響,優勝劣汰效果顯著,行業環境得到凈化,社會形象得到提升。
可見,這次私募管理人數量再次突破2萬家,私募管理人質量得到顯著提高。
還有,私募備案產品的熱情依舊高漲,到7月底達到58734只。基金君算了一下,1-7月份私募產品的數量增加了1.22萬只!
資料圖
股權私募1-7月增長1.45萬億
證券私募結束縮水狀態
基金君也發現,助推7月份私募規模增長的主力仍然是私募股權、創業基金,繼續高歌猛進,單月增加了3059億元,給私募總規模貢獻了62%的增長,功不可沒。
基金業協會數據顯示,截至7月底,私募股權、創業管理人數量為11543家,比去年底增加了2337家;基金數量為24419只,比去年底增加了6487只;管理規模為61369億元,比去年底增長了1.45萬億元!
可見,股權創投私募的規模擴張非常強勁。基金君發現,這主要得益于幾個方面:第一,近年來證券市場牛熊轉換,股市投資機會匱乏,大量高凈值客戶涌入股權市場;第二,IPO常態化,企業上市渠道暢通,監管層支持創業投資,股權創投私募受益于此,助力實體經濟發展;第三,中國經濟處于轉型升級期,國家倡導“雙創”,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并購重組,加大基建等方面的投入,推動了相關領域股權、創業投資的熱潮。
資料圖
同時,令人欣喜的是,經歷數月煎熬之后,私募證券基金也結束了持續的規模縮水狀態,開始復蘇、轉正,7月份單月規模增長了809億元!
數據顯示,截至7月底,私募證券管理人數量為7824家,比去年底微增43家;基金數量為29511只,比去年底增長了2496只;管理規模為23567億元,雖然比去年底還是縮水了4094億元,但是本月已經轉正增長809億元,勢頭變好。
資料圖
分析其背后原因,基金君發現,最近一些績優、大中型私募都在發產品、做持續營銷,擴張規模。王亞偉今年已經發了5只投資于二級市場的產品,下半年新發的有昀錦1號、寬星7號,高毅資產成立了31只產品,景林資產成立了15只產品,淡水泉投資成立10只產品,拾貝投資成立了8只產品,星石投資成立7只產品,等等。
據了解,今年規模增長較快的證券私募,持營申購規模就達到50億,不少績優私募規模增長普遍超過10億左右,在震蕩市中銀行等機構客戶是認購主力,他們看好市場機會和績優私募,一直在追加認購。同時,也有私募圈人士認為,這些優秀的私募發產品,很可能是看好現階段A股市場的配置價值,企業盈利在變好,成長股在連續下跌后底部逐步顯現,他們想要在市場底部占據更多資金和資源,他們更看重市場的時機來發產品。
基金君比較了一下最新的私募基金行業的格局,股權創投私募仍然占到絕對的優勢,管理規模為6.14萬億元,占到私募總規模的62%,撐起大半壁江山!而證券私募規模為2.36萬億元,僅占到總規模的24%。
資料圖
百億級私募達到176家創新高
在“二八分化”的私募行業中,最新的大中型私募數量是多少,所占比例有多高?他們代表著私募行業的高度,基金君再來分析一下。
截至7月底,管理基金規模在20-50億元的私募基金管理人有522家,規模在50-100億元的有199家,規模大于100億元的有176家。
雖然這些大中型私募僅占私募總數的4.46%,但是1-7月份共增加了168家,其中百億級別的私募增加了43家,創出歷史新高,他們在行業中的地位舉足輕重。
資料圖
先看百億級別的證券私募,格上研究中心最新調研數據顯示,截至6月底,百億級私募證券管理人共26家,雖然26家只是7735家證券私募的零頭,但這些百億私募總共規模達到5035億,占比超過證券私募總規模(2.28萬億)的五分之一!
這26家百億級的證券私募,包括北京的星石投資、淡水泉投資、北京和聚投資等,上海的景林資產、重陽投資、六禾投資等,深圳的盈峰資本、新價值投資等。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