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F可以解決單一投資的局限性問題,其關鍵在于找尋優秀管理人,并使整體管理人的收益能夠在分散風險的同時跑贏市場。伴隨著近兩年來市場優勝劣汰,業績達不到投資人預期的私募紛紛出局,也讓更多優秀的私募嶄露頭角,未來優秀私募基金將會受到越來越多資金方的青睞。
在公募FOF只差“臨門一腳”的當口,私募FOF的業績已悄悄走出整體不佳、兩極分化的困局,逐漸回暖。這其中既有股債市場好轉、結構性機會增多的原因,更重要的是隨著私募基金管理能力的提升,外部資金給予了更多支持,使得私募FOF的產品優勢逐漸得以體現。
經過多年運作,私募FOF在規模擴張的同時,業績也在逐步改善。近期股債市場的雙雙回暖,使得私募FOF充分釋放了業績彈性。數據顯示,目前市場上私募FOF產品規模合計約1600億元,成立期滿6個月的323只私募FOF基金產品今年前6個月的整體平均收益率為1.36%,其中200只產品實現正收益,占比超過六成,排名第一的產品凈值增長超過了50%。最新數據表明,7月份,受益于A股市場回暖,427只私募FOF產品中,排名第一的產品收益率達12.73%,超過300只產品當月收益率為正值,235只產品近六個月收益率為正。
過去兩年,私募FOF的表現差強人意。數據顯示,2015年,私募FOF合計255只產品,僅43只實現正收益。2016年,私募FOF合計357只產品,69只實現正收益。以平滑風險、風格穩健為產品特征的私募FOF業績分化明顯,兩端的差異最大可達180%。優勝劣汰的格局迫使業績達不到投資人預期的私募紛紛出局,也讓更多優秀的私募嶄露頭角。
一位公募基金FOF團隊負責人表示,因為所受的倉位、配置等限制相對較少,私募FOF業績的離散程度很高,差異分化顯著,這其中管理人的能力起到決定性的作用。如果選對風格,配置得當,倉位也重,業績就會實現短時期爆發式增長。
該負責人認為,近年來,隨著多位知名公募基金經理“奔私”,自身攜帶著大基金公司成熟的研究思路和資產配置理念,既提升了私募基金的整體實力,又使私募FOF優化配置、平滑風險的產品特性得到充分體現。參照海外成熟市場的發展情況,國內FOF產品在規模和集中度方面都有很大的提升空間,公募如此,私募亦如是。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