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365訊 今年以來,量化選股的指數增強型基金成為私募戰略布局的一個新方向,相關產品發行、備案遠超前幾年。業內人士介紹,作為量化投資重要策略之一的阿爾法策略,受到市場負基差、低波動影響,需要支付較高的對沖成本,獲取收益更加困難。指數增強產品可以替代阿爾法產品,在低波動市場受到機構的青睞。如果看好市場未來3到5年走勢,指數增強產品將是一種較好的配置工具。
指數增強產品今年很火
基金業協會數據顯示,截至7月底,今年成立、備案的私募指數增強型產品就有60多只,比前幾年有明顯增加。上海泓信投資、九坤投資、因諾資產、上海雙隆投資、寧波寧聚資產等知名量化私募都發行了此類產品。
北京一位量化私募人士告訴記者,私募指數增強是一類比較新的策略,它將被動跟蹤指數與量化選股模型相結合。簡單來說,阿爾法策略去掉對沖部分就是指數增強,同時把選股池固定在成分股里面,通過量化選股跑贏指數,獲取超額收益。
該策略的興起與阿爾法策略的變化有關。上海雙隆投資一位投資經理表示,近年的負基差和低波動市場環境不利于阿爾法策略。股指期貨受限后,正基差轉為負基差,至今仍維持每月0.5%的負基差水平,這意味著市場中性策略每年不但減少了約10%的固定基差收益,還增加了大約5%的固定基差虧損;同時,A股市場波動率下降,壓縮超額收益的振幅。相比而言,量化選股策略不受股指期貨貼水影響,且市場低波動意味著短期快速下行風險較小,超額收益明顯,是一種適合當前市場的理想投資模式。
因諾資產徐書楠也認為,量化私募發展指數增強產品的直接誘因是現在運行阿爾法策略不僅放棄Beta收益部分,并且在Alpha部分需要付出很高的對沖成本。而指數增強能同時獲得Beta收益和Alpha收益,長期收益率極具吸引力。如果再輔以擇時,還可以控制指數大幅回撤的風險。
但浙江某中型量化私募投資經理表示,指數增強策略由于拿掉了對沖部分,滿倉股票波動很大,目前只是作為產品線布局,規模很小。“現在不做擇時,指數增強可能會暴跌。這種策略需要找到合適的資金方才能匹配。”
看好指數增強產品長期配置價值
據了解,目前市場上的指數增強型產品種類較多。上海雙隆投資相關人士介紹,他們的產品包括滬深300基準、中證500基準和復合指數三類,滬深300基準主要瞄準近期一致看好的大藍籌、價值投資概念,中證500基準則是投資于二線績優及中小成長成分股,復合指數基準則期望能夠反映市場各板塊整體表現。
九坤投資總經理王琛告訴記者,除了常見的滬深300、中證500指數增強,他們還在做一些差異化產品,包括與機構合作的特定行業指數。“我們希望所做的指數成分股不能太少,太少對做量化沒有好處,超額收益的穩定性很差。目前沒有做上證50的指數增強產品,是因為50只股票太少,要承擔更大的風險。”
指數增強產品的表現主要包括兩方面,一是指數本身的表現,二是超額收益的表現。在今年一九行情的市場中,部分私募以滬深300為基準的產品收益將近20%,中證500為基準產品也有10%以內的收益,主要來自量化選股的超額收益。
關于指數增強型產品的前景,徐書楠認為,指數增強產品線適合追求高回報,同時對風險有一定容忍度的投資者。而且,指數增強產品線適合長期持有,作為一種資產配置長期存在,才能最大發揮其作用。
王琛也認為,在目前市場環境下,量化類產品對沖成本大,期指對沖的市場交易規模小,限制對沖類產品的發展。同時,傳統權益策略局限在少數幾只票,雖然收益可能很高,但是穩定性不如量化策略。
量化私募指數增強產品在低波動市場成為眾多機構的選擇有其必然性,也符合價值投資、長期投資理念。
獲取更多財經新聞訊息,請關注財經365。(原標題:量化私募發力指數增強型產品 看好長期配置價值)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