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365訊 震蕩市新基金發行冷熱不均,A股市場的反復震蕩,讓不同的偏股型基金明顯拉開了業績差距,而這也顯然影響到新基金的募集情況。來自財匯金融大數據終端的統計顯示,今年上半年,新基金成立數量較去年下半年大幅下滑,首募金額則較去年下半年縮水了約三成。與此同時,新基金的發行也呈現明顯的冷熱不均:有的新基金發行出現一日售罄的現象,也有基金因為不能滿足發行條件而終止發行。
業內人士指出,震蕩市里新基金發行比較困難,投資人要求更為嚴格,因此,業績和管理能力在影響投資者的因素中占有更高的權重。而種種跡象表明,在“跑馬圈地”的野蠻生長結束后,現在的基金投資人對基金公司的品牌形象和長期業績表現更為重視,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左右了公募基金行業的格局。
業績是硬指標
某基金公司市場部總監認為,相較于牛市里的“雞犬升天”,弱市里新基金發行的好壞才能真正看出基金公司的實力。而隨著投資者的逐漸成熟,單純的噱頭營銷、包裝明星基金經理的效果已經大幅下降,長期穩定的業績表現才是吸引投資者的法寶。
財匯金融大數據終端統計顯示,以認購截止日計算,今年上半年新基金成立數量為554只,首募總份額為3895億元,相較于去年下半年的7002億元下滑了約三成;從單只基金首募份額計算,今年上半年單只基金平均首募份額為7.03億份,較去年下半年的9.2億份下降了近24%。
在新基金發行頗為困難的時候,上半年新基金發行也呈現出明顯的分化,這其中,業績和管理水平成為左右基民選擇的關鍵因素。以日前再現“一日售罄”的中歐瑞豐為例,這只以權益資產配置為主、采用三年定期開放運作模式的基金,在發行當日就因為涌入資金超出預期,而決定提前結束募集。究其原因,就是因為執掌該基金的基金經理是中歐基金行業精選策略組負責人周蔚文。WIND數據顯示,截至6月26日,周蔚文任職期內管理過的基金產品全部獲得正收益,期間年化平均回報率達19.60%。
但與此同時,在震蕩市的影響下,也有部分基金公司旗下的產品雖然歷經多次延期,依然不能滿足成立條件而被迫“夭折”——日前,某定期開放債基就因此而宣布發行失敗。此前,也有嘉合基金公司等旗下產品遭遇發行失敗,震動了整個公募基金行業。
少“彈藥”慎投資
在新基金發行整體偏冷,對二級市場輸送“彈藥”能力不足的背景下,基金經理們對于下一階段的投資也頗為謹慎。
以許多投資者熱切盼望的市場風格切換至成長股為例,中歐基金指出,上周,在外圍市場科技股強勢上漲的同時,國務院提出為科技型中小企業提供覆蓋全生命周期的投融資服務,推動破解創新創業企業融資難題,無疑帶動了創業板投資的短期情緒,市場反彈明顯。但從中長期角度看,創業板仍存較大的不確定性,而上證綜指則大概率會維持窄幅震蕩走勢。在存量資金博弈的大背景下,結構性分化,熱點輪動依舊,超額收益或將來源于股指過度波動后的機會。
某股票型基金的基金經理也認為,目前市場上的熱點并不集中,對于周期股強勁走勢能否持續依舊存疑,而在存量資金為主的市場環境下,也很難出現明顯持續的賺錢效應,并不足以吸引場外資金流入。因此,下一階段A股的投資機會仍是結構性的,而這對于基金經理的投資能力提出了較大的考驗。
獲取更多財經新聞訊息,請關注財經365。(原標題:發行夭折VS一日售罄 震蕩市新基金發行冷熱不均)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