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私募FOF越來越向體系化、邏輯化的方向發展,FOF產品的成功,將不僅僅取決于機構的大類資產配置能力。而研究框架的建設,也越來越依靠于量化體系的設計。量化指標體系逐漸演變為FOF基金的衡量工具之一。
體系建設為王
中國量化投資學會理事長丁鵬指出,FOF機構的體系建設非常重要,FOF機構成功的關鍵靠體系。丁鵬認為,FOF行業現在處在風口,競爭十分很激烈。未來3年,30億元規??赡軙蔀镕OF機構的生命線,而留給大多數FOF機構的時間窗口只有1年。因此,對FOF機構來說,未來將是“得體系者得天下”。
丁鵬指出,一個FOF投資策略的核心因子有三項:收益率、風險度、規模,但這三者是不可兼得的。一旦有這樣的策略存在,大量的資金一定會涌入該策略,從而造成收益率大幅度降低,或者是市場容量大幅度降低。由此可以得出結論,歷史高收益的策略,要么犧牲了風險,要么犧牲了規模,二者必須存其一。
對于FOF體系的建設,丁鵬認為有四點:有一個交易經驗豐富的母基金經理;建立全面的、立體化的評估指標;建設自上而下的資產配置;基于風險平價的資金管理。
“任何結合技能和運氣的活動最終都將”均值回歸“。”丁鵬指出。
中國人民大學漢青研究院金融學教授、博士生導師、量化金融研究所所長李勇教授指出,中國已經全面進入“資產配置”時代,高凈值客戶的資產組合里應該有各大主要的資產類別。FOF基金作為資產配置的主要工具,有望成為打破資產荒的“利器”。但同時,私募FOF行業也面臨很大的挑戰。例如,投資體系存在認知偏差、FOF基金的角色定位模糊等問題。
李勇稱,隨著投資者對理財的專業化要求越來越高,FOF機構如果沒有專業體系和投資理念,還是很難生存。
“資產配置只是FOF的核心理念,FOF最大的魅力在于產品設計。通過不同基金的風險和收益調節,設計出符合客戶要求的產品,未來產品設計的創新將帶動國內FOF基金的發展。”李勇表示。
李勇指出,FOF最大的特點就是降低了門檻,投資者可以購買一攬子基金,能夠參與到門檻較高的優質投資項目。因此,通過科學的體系建設,憑借專業的投資機構和科學的基金分析評價系統,能夠有效地從品種繁多、獲利能力參差不齊的私募基金中找出優勢品種進行組合投資。
鵬華資產投資管理部副總經理兼基金經理張陽也表示,在大類資產配置上,要根據宏觀數據分析判斷基本面,加入政策監管面、資金面、國際面,以及情緒面因子調整后的美林投資時鐘配置,結合各大類資產預期收益及波動率,再運用BL(Black-Littleman),MVO(Mean-Variance Optimization)、RP(Risk-Parity)模型分別進行大類資產動態優化配置方案推薦,綜合考量自上而下選擇資產,以抓住不同經濟周期和市場下的投資機會。
對于私募FOF如何建設量化指標體系以及精選量化指標,華寶證券指出,量化指標體系構建,核心解決兩個問題:一是納入哪些指標;二是賦予指標各自多少權重。目前常見做法是根據主觀經驗或客觀需求確定指標范圍和權重分配,其間可配合基于相關性分析的降維方法等減少指標間同質化問題。
長期不必悲觀
在過去兩年間,私募FOF經歷了十分黑暗的時期。由于國內FOF私募基金產品的設計及主要投資標的,主要是股票策略產品、管理期貨策略產品、債券策略產品。而這三種主要基礎策略產品整體表現不佳,跑贏無風險收益率的產品比例遠低于50%。這直接使得投資以上三類基礎策略的私募FOF基金產品業績表現也不盡如人意。
今年上半年,國內FOF策略私募基金產品平均收益率僅為0.46%。同期股票策略產品平均收益率為1.14%,債券策略產品平均收益率為0.61%,略好于FOF產品。而管理期貨策略產品整體表現十分慘淡,上半年期間平均收益率低至-1.25%。
對于量化FOF基金近期的困境,歌斐資產量化基金高級投資總監吳孟書表示,今年上半年各大類量化策略進入低谷期,經歷了連續6、7個月的回撤,是歷史上最長的回撤周期。此外,各大類量化策略集中度不斷提升,對FOF基金分散投資的影響很大。
“由于FOF產品本身是雙重管理收費,所以低收益率會使得做FOF的私募壓力非常大,虧損的私募機構就更加難熬了?!睒I內人士指出。
華泰證券研究所金融工程首席分析師林曉明指出,由于量化投資固有的投資規則,在今年上半年市場發生變化的時候,量化投資很難迅速適應市場的變化,進而導致今年的量化市場表現較差。
一般而言,FOF會投資于多只基金,這樣可以達到分散風險的目的。然而,受標的基金投資風格的影響,組合基金層面是否真正做到了分散風險的目的,還需視具體組合而定。林曉明指出,“今年的行情非常極端,一九行情,只有少數的權重股、藍籌股在漲,而量化投資一般選股數量都是100只左右股票,當市場上只有少數股票上漲的時候,量化投資甚至很難跑贏滬深300指數。”
既然今年上半年國內FOF策略私募基金產品的整體表現如此平淡,那么下半年的FOF產品是否還具有投資價值?
吳孟書認為,量化策略即將走出“寒冬”,經歷“剩者為王”的再平衡后,將進入新階段。量化投資機構要做好“守正”和“出奇”,同時,現在也是配置與國際化接軌的量化策略的好時期。對于下半年的投資機會,吳孟書指出,下半年的布局主要是豐富CTA策略類型、平滑同類策略收益曲線、增配穩定的套利策略、配置另類Alpha策略。
林曉明表示,今年上半年量化產品表現欠佳,短期來看,量化投資的挑戰無處不在,內部有市場的認同降低和工具限制,外部面臨市場規律的變化和市場本身的不穩定性。但長期來看不必太過悲觀,量化投資每個時間段總有不同的困難,且量化投資也一直在發展,相信今年下半年到明年上半年會迎來量化投資的黃金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