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第一季度即將結束,經濟復蘇好于預期令私募對未來市場充滿期待,以較高倉位迎接二季度行情。一帶一路等熱點備受青睞;蘋果、房地產產業鏈也是私募關注的重點。
經濟復蘇好于預期
私募對市場不悲觀
“除次新股比較瘋狂,一季度市場整體運行較為健康。市場生態慢慢往成熟方向發展,有利于價值投資者。”廣東瑞天投資總經理李鵬表示。
關于接下來的市場走勢,李鵬認為關鍵要看經濟復蘇的力度和持續性。“雖然一二月份的經濟數據還不錯,但不具備代表性,大家對經濟仍很擔心。我們判斷經濟沒有市場預期得那么悲觀,中游的機械設備放量、需求擴張是可以持續的,二三季度經濟問題不大。”另外,李鵬認為還需要關注房價高漲,政府出臺調控政策是否會把地產拉下來、市場擔心房價松動帶來的壓力、人民幣是否有再度貶值的風險。
廣東西域投資董事長周水江分析,在嚴厲的監管之下,一季度市場資金流向價值股,主要是與中央政策相符合的板塊,包括一帶一路、國企改革等。二季度市場可能先抑后揚,大盤回調整固后慢慢往上走,未來仍以價值藍籌股為主,擴大到二線藍籌,規避沒有優質資產的重組、資產注入等板塊。
北京鴻普投資總經理張雷對市場的看法是“適當樂觀、指數分化”。“從無風險利率、企業盈利增速變化來看,二季度依然是中性偏利好,同時有政策維穩需求、一帶一路利好加碼,二季度市場整體將呈現下有托底、上行有動能的格局,但上行空間不大,原因在于對整體經濟的擔憂,市場做多動力不足。”
張雷認為,二季度需要關注兩點,一是如果短期經濟復蘇超預期,市場做多動能可能進一步迸發;二是美聯儲是否在二季度末加息及美股走勢,若美股高位調整,不排除熱錢回流A股的可能性。
深圳上德谷投資董事長趙立松表示,在三四月年報公布期間,有些白馬股漲幅較大,市場有提前預期,積累的獲利盤逐步兌現后市場可能出現調整。二季度市場關注幾點:一是宏觀經濟可能在目前增幅上有企穩跡象;二是流動性方面央行引導實際利率上行,社會融資成本有所提升,整體相對偏緊;三是美國國債上限可能放開,加息周期變得更長;還有,5月份將舉行一帶一路高層論壇,有可能影響市場投資熱點。
深圳明曜投資董事長曾昭雄告訴記者:“對今年市場總體比較看好,預計滬深300全年有15%的漲幅。目前市場估值較低,企業盈利增長逐步恢復到較好水平,沒有理由對股市悲觀。”
曾昭雄分析,一方面,A股各指數相比美股或者巴西、印度、日本等市場,估值都是偏低的;另一方面,經過調整,中國經濟底部企穩,下行壓力基本釋放,去杠桿風險可控,房地產在調控后杠桿也得到抑制。現在主要的結構性風險在100億以下市值的小盤股,經過過去幾年的炒作,這些小盤股大部分估值較高、沒有基本面支撐,遲早要回落。
看淡指數選個股
看好蘋果、房地產、一帶一路
觀富資產投資總監萬定山表示,股災后市場進入波動率較小的狀態已經一年多了,指數的波動在消失,行業和個股表現精彩紛呈。現在市場風格比較有利于基本面投資。觀富資產現在倉位相對較高,對于看好的東西要敢于下重手。“今年市場要多找結構性機會,上半年主要是找經濟景氣的產業鏈機會。最大的超預期基本面是三四線城市樓市成交量,由此帶動家電、建材股等房地產產業鏈公司上漲。這個趨勢還會再維持一兩個季度。中央明確定調今年樓市有保有壓,特別熱的一二線都要控制,三四線城市繼續去庫存。”
上海博道投資基金經理張建勝也認為,今年市場是“震蕩折騰式”重心上移,在沒有大起大落的情況下弱化擇時。二季度需要關注美國股市大幅波動的風險以及國內降杠桿進程等。目前倉位中性,以個股為主,行業分布較分散。
曾昭雄表示,今年要“少研究市場、多研究公司”,挖掘企業內在價值。“這種市場做波段沒有太大意義,看好未來3、5年甚至更長時間的中國股市,做長期投資布局。”曾昭雄看好估值和盈利增長匹配的板塊、企業,比如低估值、有盈利增長的藍籌股、白馬股,“現在PPI漲得較多,但是終端的需求沒有完全起來,比較看好有定價權的公司。當生產成本上漲時,能夠完全轉嫁給下游消費者。中國經濟發展進程中龍頭企業的防御性、生存環境比以前好,比如傳統中藥、消費品,只要有品牌、是行業老大,就可以把控價格,在成本上漲時毛利率還能得到提高。”
另外,曾昭雄還看好二線藍籌或者叫中盤績優股,主要是一些細分行業、新興產業的龍頭,市值在一兩百億左右,業務增長不錯,比如消費、傳媒、醫藥等行業。“假設每年保持30%左右的增長,3年后會變成500億市值的公司。這些行業增長空間比較大,而行業集中度相對較低,其龍頭公司已具備明顯競爭優勢,但規模仍然不大,很多企業的成長歷程都驗證了在這個階段行業龍頭將會經歷一個快速增長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