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際上,這不是該公司第一次收到證監會的行政處罰書了。不到三年時間,廣州穗富就被證監會處罰了三次,其中兩次都“栽”在了股價操縱上,這與廣州穗富團隊較為激進的操作風格不無關系,偏好殼概念股票、低市值類股票的資本投機手法讓廣州穗富在極端情況下為了保凈值往往打擦邊球甚至鋌而走險、違法違規。
廣州穗富三領罰單
3月20日,廣州穗富再次領到證監會的罰單,這距離上次被罰僅過去了9個月。這一次,被罰的依據是廣州穗富信息披露違法及操縱“寧波富邦”股價。
時間回溯到2014年年末,成立一年多的廣州穗富因其系列產品在2014年至2015年上半年獲得高收益率而成為私募界的“黑馬”,一時名噪業內。或為了反向交易獲利,或為了維護產品凈值,廣州穗富屢次持有“寧波富邦”,其23個賬戶,也就是“穗富”賬戶組持有“寧波富邦”的合計數量在2014年12月15日首次超過該股總股本的5%,2014年12月15日至2015年9月16日期間有49個交易日合計持有“寧波富邦”占該股總股本的比例持續超過5%,2015年8月6日最高持股占比達到9.77%,2015年8月27日減持后持股比例3.65%,減持比例超過總股本的5%。
證監會調查人員發現,廣州穗富未對其控制賬戶合計持有“寧波富邦”比例超過總股本5%相關事項向證監會、證券交易所作出書面報告,亦未在減持比例達到總股本的5%時向證監會、證券交易所作出書面報告,未做任何信息披露。
不僅未披露,廣州穗富還在2014年10月23日至2015年9月16日期間,使用“穗富”賬戶組通過對倒拉抬、下午收盤前拉抬的方式直接操縱“寧波富邦”股價。如2015年7月24日14:59:08,廣州穗富使用廣東粵財信托有限公司-穗富7號結構化證券投資集合資金信托計劃證券賬戶,以買一檔價格進行委托申報,申報價格較訂單時間之前的最后一秒市場平均成交價上漲10%,委托數量為相同價格剩余委托量的11.59倍,為委托時刻前的市場待成交買單量1.79倍,買入申報價格、申報數量明顯異常,拉升股價意圖明顯。該筆委托成交411176股,成交金額為8918588元,成交價格上漲10%。
可以看出,上述交易行為系收盤前1分鐘內拉抬行為,對當日收盤價產生重大影響。
這與廣州穗富在股市異常波動期間的操縱手法類似,當時其操縱多只股票被證監會在2016年6月開出“沒一罰三”共計4000萬罰沒款的罰單。調查人員表示,盡管廣州穗富的目的在于維護市值、防止爆倉,但其主觀上具有影響股價,維護市值的目的,為達到上述目的廣州穗富客觀上采取了影響股價的相應手段,并且對相關股票的價格產生了影響,足以認定其操縱證券市場。
不同于上述兩次被罰,廣州穗富的另外一次被罰是在2016年5月,因違規減持同大股份(300321),證監會決定對廣州穗富處以3萬元罰款。
為何頻觸操縱紅線
和廣州穗富一起被處罰的,還有其董事長易向軍、投資股東周嶺松,他們屬于廣州穗富的核心人物。易向軍曾在2006年成功捕捉到國金證券(600109)、中信證券(600030)、遼寧成大(600739)等超級券商股,踏準了行情而名噪于業界;周嶺松也因在資本市場活躍多年,屢屢舉牌上市公司被稱為牛散。
“多次踩監管紅線與易向軍等投資團隊偏好殼概念股票、低市值類股票的投資手法有關。”證監會調查人員表示,股價低、市值低、盈利表現不佳、上市公司大股東推進重組預期較強的這類企業,在他們看來,因易成為熱點、進出方便,可能會帶來凈值的快速增長。
據了解,“國光股份(002749)”“國農科技(000004)”“金宇車城”“萬福生科(300268)”4家公司十大流通股榜單中都出現過廣州穗富信托產品的身影。
但殊不知,在資本市場引導價值投資、規范并購重組的監管環境下,以往這些備受寵愛的低估值股票沒了市場,加之市場的不確定因素又增加了重倉風險,讓試圖推高股價、提升產品凈值的廣州穗富想出了操縱股價的辦法。
值得注意的是,和廣州穗富類似,還有一些私募公司也曾觸碰過操縱股價的紅線,究其原因,調查人員總結,一是部分私募管理機構短時內通過1~2只產品成名并獲得一定的明星效應,管理規模獲得爆發式增長,但其管理能力跟不上管理規模增長速度,其風險控制機制嚴重滯后,內控制度缺失、風險防范能力低下、法律意識淡薄;二是私募管理機構管理不同基金產品,其持倉集中度較高,一旦發生持續下跌,導致連鎖反應,使得私募管理機構管理全部產品面臨整體爆倉的壓力,私募管理機構易通過操縱股價維持產品凈值,避免信托產品波及平倉線被清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