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A股表現雖然不如美股和港股,但主投A股的基金整體取得正收益,超過了2016年底市場多數人士的悲觀預期。展望二季度,私募對市場充滿期待,但對經濟回暖的持續性仍有所擔憂。在個股及行業選擇上,重點關注成長行業的龍頭公司,包括消費、軍工、人工智能和新能源等行業。
季報行情可期
“每年4月份、5月份都是業績浪的舞臺,今年繼續期待高成長績優股的表現。”賽亞資本董事長羅偉冬表示。
羅偉冬預計二季度大盤將繼續平衡市走勢,指數波動不大,有望走出前低后高的溫和走勢。
前海云溪基金則表示,二季度隨著年報、季報行情展開,個股有望迎來火熱行情。大盤依然會反復震蕩,市場進入進二退一或進一退一階段。同時,新股加速上市可能封殺中小創上漲空間。
站在當前時點,也有部分私募人士保持謹慎態度。巨澤投資董事長馬澄認為,從整體來看,滬深兩市場處于冰火兩重天境地,結構性行情已經相當明顯,概念板塊輪動速度極快,加之前期強勢股補跌,市場局部風險仍然存在,他認為在大盤還沒有完全穩定之前,投資者們觀望為上。
布局行業龍頭
北京世誠投資認為,一季度A股市場一個突出特征,是以行業龍頭為主的大市值股票繼續跑贏中小市值股票。目前盡管不少行業龍頭股的估值水平已經處于歷史相對高位,但從博弈、增量資金、股票新增供應等方面來看,預計二季度行業龍頭股仍有較好表現。
“從博弈的角度來看,機構投資者的風格切換還沒有完全到位,龍頭板塊的估值溢價行情不可能一蹴而就;而以社保、年金、海外機構投資者為代表的增量資金大多青睞大市值龍頭,更傾向于布局中長線;再者,股票新增供應不利于中小市值個股,相對利好大市值龍頭;最后,監管層對投資風格的間接引導,也將對龍頭個股與行情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
賽亞資本董事長羅偉冬表示,二季度看好高成長低估值績優股,尤其是大消費各行業龍頭股。
“我們一直都推崇高成長價值投資,回頭看過去一年大盤基本上下震蕩,但老板電器的股價已經翻倍,股價7年上漲10倍,成為傳說中的十倍股。中國有14億人,衣食住行的需求量都是全球第一,未來大消費行業仍將牛股輩出。在投資策略上,我們繼續堅定持有高成長績優股,堅持和企業一起成長。”
巨澤投資董事長馬澄建議,投資者可重點關注一季度業績優異個股、軍工、人工智能、新能源(鋰電池、汽車類)等板塊潛力股。操作策略上建議一部分倉位配置績優白馬股,一部分倉位短線炒作“一帶一路”、“人工智能”、“軍工大飛機”等概念板塊。“千萬不要追高,多留意低位補漲的個股。”
明曜投資董事長曾昭雄表示,今年要“少研究市場、多研究公司”,挖掘企業內在價值。“這種市場做波段沒有太大意義,我們看好未來3、5年甚至更長時間的中國股市,做長期投資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