廠長的話:今年的資本市場,雷來的比往年更多一些。疑似股權質押爆倉的閃崩股,比如西部資源、大唐電信等;被媒體質疑財務造假或是關聯交易的跌停(牌)股,比如爾康制藥,以及今天的三聚環保。要知道,三聚環保可是王亞偉的“愛股”,持有逾4年時間,為千合資本勁賺逾10億。所以,我們的“一哥”也在A股踩雷“晚節不保”了嘛?!
今天午后,因遭到媒體質疑,三聚環保股價直線下挫,最終以跌停報收。
起因在于午間有媒體發文,質疑三聚環保部分重大合同背后的客戶實力存疑,部分合同執行進度與披露的信息不符,一些客戶的高管名字屢屢與三聚環保相關人員名字重合。
具體來看,根據《證券市場周刊》報道:
在轉型為清潔能源解決方案的提供商后,三聚環保上市六年間,收入暴增41倍,凈利潤暴增28倍,股價實現了5年30倍的漲幅。
業績與股價暴漲的背后推力,是三聚環保頻頻簽訂的重大合同,客戶遍布東北三省、內蒙古、河南、湖北等省市。截至2016年年底,三聚環保尚未完成項目合同總額為197億元,待執行金額為129億元,而公司2016年的營業收入為175億元。
但是,三聚環保在年報及公告中對重大合同進展卻少有詳述,外界對項目真實情況知之甚少。為了解詳情,《證券市場周刊》記者歷時大半個月,長途跋涉3000多公里路程,調查發現,三聚環保部分重大合同背后的客戶實力存疑,部分合同執行進度與披露的信息不符,一些客戶的高管名字屢屢與三聚環保相關人員名字重合……
同時,上海交通大學上海高級金融學院副教授陳欣也在《證券市場周刊》上撰文指出:
在業績高速增長驅動股價大漲后,三聚環保4月25日公布了配股方案,擬向原股東每10股配售不超過兩股,將不超過48億元的募集資金全部用于補充流動資金。
此前,三聚環保才于2015年9月定增融資了20億元,剛滿足再融資新政要求的18個月間隔要求,為何就再次急于高價進行巨額融資?
而從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來看,2015年及2016年,三聚環保分別產生了0.61億元和3.21億元的凈流入。且據公司2016年年報及2017年一季報披露,其貨幣資金余額分別高達61.62億元及56.36億元,說明現金并不短缺。
部分投資者對三聚環保的高速業績增長本抱有懷疑態度,詬病公司此前的業績展望過于精確,技術及業務模式難以持續,此次配股也加劇了投資者的疑慮。
盡管有網友這樣反駁:
甚至這樣反駁:
頗有些“信偉哥,得漲停”的意味呢!
但文章發布后,三聚環保的股價依舊直奔跌停而去。
一季報顯示,盡管經歷了逾30%的暴漲,但千合資本旗下昀灃和昀灃3號在一季度并未減持三聚環保,依舊雙雙位居前十大股東。
王亞偉對三聚環保的愛可謂悠久綿長:持股三聚環保也用突出的業績和股價表現回報了王亞偉的厚愛。剛剛披露的一季報顯示,三聚環保實現營業收入55.22億元,同比增長218.20%;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4.37億元,同比增長115.26%。持續高速增長的業績,使得三聚環保的股價脫離創業板股災后的低迷走勢,走出一波獨立行情。
廠長查閱到,截至5月19日,千合旗下千紙鶴1號今年以來凈值上漲3.8%,昀灃系列上漲4.6%。這一業績不僅跑贏了上證指數,甚至打平了滬深300指數。要知道同期創業板指數跌幅逾10%,諸如藍海韜略、澤泉等過去兩年業績搶眼的私募凈值平均跌去20%以上!這一業績,重倉股三聚環保功不可沒。在3月三聚環保股價飆漲的兩周時間,昀灃系列凈值漲逾5%;而二季度以來三聚環保股價基本維持在40元上下,直指今日跌停。可見“一哥”今年以來的業績幾乎全部來自于三聚環保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