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個月來,市場指數出現了明顯的回調,市場風險偏好大為降低。與此同時,年初以來的兩極分化態勢愈發明顯,以家電、白酒、電子、新能源汽車上游產業鏈為代表的低估值穩定增長的品種獲得資金的青睞,創出新高,而大部分中小市值股票因缺乏業績支撐而持續大幅下跌。我們認為,隨著貨幣政策轉向中性,整體上證指數會在3000點-3300點的區間波動,配置上將以穩定增長的行業白馬龍頭股加上未來兩三年景氣行業板塊為主,而市場近期“抱團”白馬股的現象也體現了在不確定環境下市場對于確定性增長的追逐。
從近期公布的一季報情況來看,2016年在上游大宗商品價格上漲的帶動下,A股盈利迎來明顯反彈,總資產周轉率筑底回升助力企業ROE大幅改善,主板企業在此輪復蘇中受益頗多。但隨著補庫存周期臨近尾聲、房地產調控趨嚴、房地產投資減緩、PPI價格指數高位回落,經濟整體向下壓力略有加大。相比之下,紡織制造、飲料制造、一般零售、商業物業經營、農產品加工、專業零售等細分的傳統消費板塊在經歷長期行業虧損之后,集中度加速提升,盈利改善情況十分明顯。未來隨著人均可支配收入回升、房地產資金虹吸效應減弱,消費需求或穩中有升,下游行業集中度提升帶來的盈利改善更加值得期待。

目前來看,我們認為沒有必要繼續悲觀,現在的主要任務是尋找未來兩到三年的超景氣行業。雖然市場人氣和情緒短時間內難以快速修復,預計指數仍將在底部區域震蕩一段時間,但是這正是布局超跌個股和板塊的良機,不少之前覺得估值偏貴而持續觀察的標的已經進入了可以逐步買入的區間。我們認為,新能源汽車、物聯網/5G、半導體和“一帶一路”等領域是值得重點關注的方向。
同時我們觀察到,在短期快速下跌之后,大量產業資本開始增持,這體現了上市公司管理層對自身公司的信心,認為自身股價已經被低估。而通過歷史上多次觀察和對比,產業資本的大量介入基本上是指數已經處于底部階段的標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