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順利召開,給資本市場帶來的投資機遇不斷發酵。多位基金經理表示,“一帶一路”倡議不僅為市場帶來了主題性機會,更是成長性機會,近期市場調整給長線資金提供良好建倉期。而且,相關公司的投資邏輯將切換成業績驅動,優質個股將脫穎而出。
注重產業和區域主線相結合
“一帶一路”倡議的推進將為資本市場帶來廣闊的投資機遇。銀華基金研究部認為,“一帶一路”主題的內涵主要包括政策溝通、設施溝通、貿易溝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五通”五大方面。把握“一帶一路”主題投資機會,可以從產業及區域兩條主線入手。
產業主線上,“一帶一路”倡議推進會帶動國際工程承包、綜合類基建、優勢產能及產業輸出(高鐵、特高壓、核電、鋼鐵等)、跨境電商等多個領域訂單提升,為相關上市公司帶來向上的業績彈性。區域主線上,新疆等地基建增量巨大,利好本地公司;福建等地的港口、機場公司則受益于“海上絲綢之路”戰略推進。
從具體投資策略來看,銀華基金表示,2017年,“一帶一路”倡議接連落地,相關企業體現為業績與政策共振,但就中期而言,“一帶一路”主題行情必將分化,部分在全球范圍內具備長期競爭優勢的公司將勝出。當相關公司出現明顯調整時,建議增配訂單轉化能力強、同時具備出色海外抗風險能力的龍頭公司,主要包括商業模式由EPC向全生命周期服務商(BOT/PPP)轉型的綜合工程類基建龍頭公司,以及具備全球競爭比較優勢的國內裝備寡頭等。
華商基金認為,隨著“一帶一路”倡議的深入推進,基于自上而下的角度,兩條主線可供把握:一是海外營收占比高的對外工程承包類企業,這類企業具有豐富的海外工程承包經驗和較大的營收外匯敞口,有望成為市丑期配置重點。另外,高鐵、路橋、水利工程等基礎設施建設是我國“走出去”的重要名片,基礎設施類央企將積極受益,預計該類建筑央企訂單或在去年高增長基礎上繼續大幅增長,將有望帶動建筑央企未來盈利預期提升。
看好基建類投資機遇
格上理財研究中心的一份報告顯示,主流私募集中看好“一帶一路”倡議帶來的基建類投資機遇。朱雀投資認為,伴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帶動的產能收縮,疊加“一帶一路”倡議和以新疆為代表的西部崛起,需要積極把握帶來的投資機遇,鋼鐵、建筑建材、高鐵建設、機械工程制造、油氣、通信、旅游等相關行業可能受益較多。
拾貝投資表示,“一帶一路”會帶來大量海外基礎設施的建設需求。自“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以來,新簽訂單連續兩年高于營業額增長,表明企業訂單增速在加快,對未來營業額將產生正面貢獻。
源樂晟資產指出,從長期來看,考慮到“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經濟發展水平總體偏低,基礎建設較為落后,但人口和土地資源優勢明顯,故基建投資機會巨大。
星石投資認為,隨著“一帶一路”倡議的國際認可度不斷提高,金融支持不斷加強,市場對于國際項目風險因素的擔憂也逐步弱化。多重利好疊加下,“一帶一路”將進入實質性的推進階段,從概念驅動進入到對相關企業真實的業績驅動,后續與其他國家的訂單簽署情況將是投資重點關注的方向。
上述私募機構還認為,“一帶一路”有利于我國宏觀經濟格局的優化,不僅將提高中國在全球治理的話語權,有利于人民幣國際化,還將在貿易方面有助于促進我國西部的經濟發展,縮小東西部差距。
投資更著眼于長期
聚焦市場表現,“一帶一路”概念部分個股近期出現回落。不過,市場人士認為,對“一帶一路”相關公司的投資更著眼于長期,短期回調反而為投資者提供了良好的建倉期。
銀華盛世精樣金經理李曉星認為,“一帶一路”不是主題,而是成長。該倡議的實施給相關上市公司帶來了巨大的成長空間,近期的調整給市場中的長期資金提供了很好的建倉機會。他表示,我國建筑企業在國際工程市場處于絕對領先地位,2016年,中國共有65家企業上榜ENR250(美國《工程新聞記錄》),蟬聯全球榜首。分區域看,“一帶一路”沿線新簽合同增長明顯。同時,年報中顯示,2016年,大型建筑央企的海外訂單延續了快速增長,訂單保障倍數高,隨著相關訂單逐漸進入了執行期,2017年相關公司的業績增長確定性較高。他強調,隨著主題投資的退潮,相關公司的投資邏輯將切換成業績驅動,業績快速增長的優質公司將從“一帶一路”板塊中脫穎而出。
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也提醒,“一帶一路”雖然被稱為概念板塊,但并不是相關概念股的集合,而是一些實實在在有業務并且能夠實現業績兌現的藍籌股,特別是一些盈利能力強、估值合理的中字頭股票。并且,“一帶一路”板塊在過去幾年中還多次引領市場反彈,值得價值投資者長期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