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行情持續低迷。自4月11日至今一個多月時間中,上證指數一路下挫5.69%,5月11日時甚至一度低至3016點。對于目前的行情,不少私募人士表示,采取降低倉位甚至空倉應對的策略。
入場意愿低
總體而言,近一個月投資者虧錢效應明顯。東方財富choice數據顯示,近一個月來(4月11日至5月12日),滬深兩市僅有363只個股出現上漲,整體占比僅有11.2%,而出現下跌的個股則達到2709只,跌幅超過10%的則有近2000只,跌幅超過30%的有163家。
市場人士認為,自4月下旬以來市場基本上是在金融去杠桿的大環境下開啟尋底過程,但在堅守防止系統性風險的“底線”思路下,管理層通過資金層面的對沖控制尋底的節奏。近日央行公開市場重返凈投放疊加展開MLF操作的消息使得市場流動性悲觀預期得到一定緩解,直接推動日內股債商品的反彈,提振了以雄安、次新為代表的高風險偏好板塊的超跌反彈。
“目前市場調整過大,投資者入場意愿較低,我們的產品在募集資金方面也遇到不小的困難。”一小型私募人士表示,雖然其公司平時業績還不錯,也得過不少行業內認可的獎項,但由于市場環境不佳,投資者即使看好其投資能力,但暫時也不想進行投資。而在機構客戶上,中小型私募同樣面臨募資困難。
另一私募人士則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其早在幾個星期前就已空倉,后續市場的表現也印證了他的判斷。據數據顯示,4月份共發行私募基金產品707只,同比下跌45%,環比下降29.3%,其中發行數量下降最多的是股票策略產品,4月份私募共發行股票策略產品32只,同比下降94%,環比降幅也達到92%。不過,從今年前4個月的發行情況來看,股票策略產品的發行數量和去年同期相比仍有增長,只是4月份出現斷崖式下滑。
布局下一波行情
“目前市場跌勢凌厲,創業板指數創出2015年以來新低。俗話說:熊市不言底,因此近期操作宜謹慎為主。此外,近期還出現次新股跌破發行價的情況,大盤離大底越來越近。歷史上大底的出現是以高價股補跌砸出來的,因此要密切關注績優股動向。”賽亞資本羅偉冬認為,在市場大調整末端不建議火中取栗獲取短期投資收益,而是要仔細研究發掘下一輪牛市的主流板塊,避開風險后布局下一波牛市,爭取主動,笑在未來。
不同于其它私募的空倉或減倉,深圳一私募機構投資總監表示,經過大調整之后的市場才是真正的機會。“我現在基本就是在滿倉進行布局了,只有在這種市場情況下,才有足夠多的布局空間。”
不過,整體而言,上證指數在5月11、12日兩日收陽,走出V型反轉走勢,且伴隨量能溫和放大,預示著有進一步反彈的跡象,盤中雄安概念再次卷土重來,多只個股漲停,且做多氛圍擴散到次新板塊,因此后面這兩個板塊的潛力值得繼續關注,同時保險、銀行板塊也出現比較大的增長,有護盤跡象。
對此,一廣州地區的私募人士表示,作為護盤主力軍的保險板塊走出了一波趨勢。“新華保險節節新高改變了我們的三觀,這個板塊的個股機會還是有一些的,對一些投資者來講既是反彈標的,又是風險避風港。目前銀行、保險、證券三駕馬車推著大盤,現在反彈關注的就是哪個板塊會成為龍頭。”
“大盤目前反彈到年線附近受到壓力沖高回落,對于上方的兩個壓力點年線和3100點都是壓力密集區,資金套牢盤比較多。我們要堅信跌多了自然會漲。現在博弈已經到了極致,下周期待真正展開有人氣的行情。”上述私募人士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