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年報和今年一季報的落幕,讓投資者們再次檢驗了價值股含金量,而這將在一定程度上改變市場“結構性”行情的軌跡。多位基金經理向記者表示,隨著監管力度加大,以及市場仍處于存量資金博弈的格局,A股市場的投資重心會愈發傾向于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及對應估值的合理性。隨著部分個股定期報告披露業績與預期之間出現差距,這類個股此前不斷被“抱團”的情況會有所變化,市場“結構性”行情或向新的方向演繹。
市場進入震蕩期
對于A股下一階段走勢,多位基金經理認為,在短期快速調整后,A股將會迎來中期的反復震蕩走勢,但再度快速下行的概率較低。
中歐基金認為,金融監管加強與主動去杠桿是這波市場調整的主因,今年二、三季度的經濟預期會出現較大的分歧與不確定性,加之6月份美聯儲加息與資金大考的時間窗口臨近,市場或將進入中期休整;總體而言,中期調整大概率是為下半年股指上升創造空間。中歐基金表示,觀測資金面的情況,從央行投放的角度看,4月份前兩周凈回籠、后兩周凈投放,雖然整體投放了2100億元,但較長期的183天、365天資金主要用于對沖到期的182天資金,月末,市場資金趨緊,央行則通過逆回購來進行流動性管理,可見,央行維持中性偏緊的政策意圖比較明顯。
萬家基金表示,近期資金整體偏向防御板塊,監管力度加大以及去杠桿的動作依舊影響A股市場的整體走勢。基于對經濟情況和政策求穩基調的判斷,繼續維持市場中期震蕩上行的判斷,期間雖有波動增大的可能,但下行風險并不明顯。萬家基金認為,在經濟企穩的背景下,關注市場在傳統板塊里從上游到中下游的輪動;在政策類主題中,“一帶一路”主題在5月高峰論壇前仍具有較好的時間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