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之后,分級基金新規正式執行,隨著“證券類市值30萬元、營業部面簽”等限制門檻的提高,分級產品的流動性和規模均同步下降,大量產品面臨轉型為普通指數基金或者清盤的命運。不過業內人士認為,新規有利于分級基金回歸策略工具屬性,部分產品還將存在套利機會,食品、醫藥等行業分級基金具備一定配置機會。
分級基金“玩家”門檻提高
滬深交易所在去年11月發布的《分級基金業務管理指引》正式落地生效。根據新規,5月1日起,分級基金B份額買入和基金份額分拆須滿足以下條件:前20個交易日日均證券類資產合計不低于30萬元,且投資者需要到開戶的證券營業部簽署《分級基金投資風險揭示書》。
分級基金是指通過基金合同約定的風險收益分配方式,將基金份額分為預期風險收益不同的A、B子份額。分級A可視其為一種債券類的固定收益產品,與投資者約定收益。分級B則帶有杠桿,適合風險偏好高的投資者。通俗理解即B份額投資者向A份額投資者借錢炒股,支付一定的利息(約定收益),B份額投資者獲取剩余收益,取得杠桿效應。不過在股市行情波動較大時,分級基金助長助跌的杠桿效應遭人詬病,令不少缺乏投資經驗的“小散”損失慘重。
大成基金表示,長期來看,門檻的提高會使得分級基金的投資者更加大客戶化、機構化,這樣一來也會促進分級基金發展的規范化。
上海證券基金評價研究中心分析師李穎認為,加強分級投資者準入,對未來分級基金發展有好處。首先,分級基金衍生品性質與投資者風險承擔能力終于得到一定的匹配,未來分級基金的錯誤定價、錯誤解讀、非正常波動概率或將應投資者的逐漸規范化而得到降低。其次,分級基金市場的規范化或將有利于恢復分級基金更新迭代的正常秩序。只有市場更規范后,才有可能逐步放開審批,增加海外市場、商品投資分級等豐富市場工具,而分級基金將被推向更為專業化的市場,工具型的發展方向更為明確。
統計數據顯示,新規實行后,分級基金的成交量下滑明顯。來自集思錄網站的數據顯示,5月3日,分級B總成交額為8.43億元,而在新規首日,分級B的總成交額為9.35億元。這一成交量幾乎是分級新規實施前的一半,4月28日,分級B的總成交額還有17.68億元。分級A方面,3日總成交額為7.97億元,相比5月2日的總成交額9.64億元進一步下降。
產品規模、流動性同步下降
準入門檻的提高,對于分級基金的規模和流動性都有不同程度的影響。國泰基金醫藥分級、食品分級基金經理梁杏說,“醫藥B在去年四季度的日均成交額是8200萬元,到今年一季度就變成了5000萬元,食品B在去年四季度的日均成交額是1700萬元,到今年一季度就變成了1100萬元。不光分級B是這樣,分級A也是這樣。醫藥A是非常大非常受歡迎的分級A交易品種,去年四季度的日均成交額是6700萬元,今年一季度是3100萬元。食品A去年四季度的日均成交額是520萬元,今年一季度為410萬元。”
整體看,今年2月至3月,分級市場整體流失了70多億元的規模。但是4月份以后,由于雄安新區建設的消息發布和美國與敘利亞和朝鮮關系的緊張等,給相關行業主題帶來了不少申購的機會,緩解了分級基金規模流失的情況。不過總體來說,少了散戶的參與,分級基金規模流失的同時,活躍度也逐步下降。
數據顯示,截至4月末,具可統計數據的154只分級基金總份額為1479.74億份,環比3月底減少101.34億份,但相比2016年底已減少233.5億份。
不過在專業人士眼中,分級基金下折套利也是一種量化投資的有效手段。摩根士丹利華鑫基金數量化投資部王聯欣認為,當前國內資本市場量化投資的策略手段較為貧乏,但這種獨特的量化投資方法也已逐漸受到市場認可,成為投資領域的另一大門派。分級基金下折套利成為其中一種手段,盡管多見于熊市周期,但這類周期性的量化策略,能夠在特定行情中獲得更為可觀的投資回報,成為抗周期投資策略之一。
“新政實施之后,分級B賣盤不受影響,但分級B買盤受到簽約投資者比例不足問題影響,出現買盤不足的情況,B類份額價格下降,所以會出現整體折價?!备粐鸾浝硗鯓窐方榻B,任何新政的影響都會引發投資機會,關鍵看如何把握。比如新政開始前分級A會隨著贖回套利資金的參與,價格會持續升高,直至價格變得虛高。此時分級規??焖贉p少。但若不考慮股票市場因素,分級基金規模在新政實施后將達到新的平衡。規模達到新的平衡以后,分級A價格會快速回落,B份額價格則會因此獲得修復性抬升的機會。
業內人士表示,雖然新政對分級新規限門檻、嚴要求,但投資者也沒有恐慌的必要。將分級基金定位為實用的策略工具是一種市場理性回歸。
未來分級產品面臨轉型或清盤
新規之后,分級基金未來的命運成為投資者關注的焦點,其中轉型和清盤成為兩大方向。自去年新規發布以來,德邦基金、融通基金、中?;鸬却罅炕鸸揪l布了旗下分級基金轉型申請公告。從轉型方向看,均是變更為普通的指數基金,繼續跟蹤原有指數,不再進行分級運作。
從當前的整體數據看,分級基金面臨折價率高、流動性差、規模萎縮的尷尬。業內人士認為,在當前境遇下,那些規模不斷萎縮、交投不活躍的分級基金將開啟處置潮,逐步轉型或直接退出市場。而龍頭基金公司和分級基金產品則會體現出先發優勢,強者恒強。
濟安金信基金評價中心主任王群航認為,滬深交易所發布分級基金指引,將會讓分級基金這個夕陽類別加速黯淡下去。轉型為ETF和LOF是這些分級基金尤其是小微分級基金的出路。相對轉型,有不少分級基金直接選擇了清盤。包括中融中證白酒、銀華中證國防安全、銀華中證“一帶一路”等。
不過在梁杏看來,分級基金的工具性能依然值得關注,在分級基金集中跟蹤的板塊主題中,食品、醫藥和有色成為2017年值得關注的重點。“有色分級基金的標的指數中,黃金股占比達20%,黃金避險價值升溫,催生黃金股投資機會,利好有色板塊;隨著供給側改革持續發力,鋅、鋁、銅等基本面不斷改善,下游基建、電力電子等行業逐漸回暖,中長期看有色板塊有望跑贏大盤;此外基建、地產回暖,或明顯提升周期板塊整體風險偏好,有望成為新周期下有色金屬行業整體上漲的重要催化劑?!?/p>
此外食品飲料、醫藥等也是當前資金博弈的震蕩市中防御屬性較強的板塊,容易受到配置資金的追捧,相關行業主題分級也值得投資者關注。另外,“一帶一路”、國企改革等主題也存在階段性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