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每天都在觀察資本市場,最典型的是上市公司,人們在市場交易的是他們對“未來”商業發展的看法;再比如說樓市,樓市其實也是一個資本市場。很多人覺得不理解,它怎么是資本市場?你擇一城而居,當然要考慮這座城市未來的商業價值和發展情況,城市未來發展的好與壞包含在此刻房子的價值中,你交易的其實也是“未來”;此外,債券,它也是一個巨大的資本市場,人們在這里交易的是對“未來”利率變化的看法。以上這些都是資本市場,他們都符合:大額、長期和未來,這三個關鍵特征。
不過今天,我們想和大家談一種特殊的債券,它叫可轉債。它的名字叫做“債”,但本質上它更接近于股權。在早先,中國市場上的可轉債只有二三十家,它屬于一個非常小眾的市場。然而在2017年之后,可轉債市場加速大發展,現在市場里公開交易的可轉債超過一百家。
大家可能都聽說過巴菲特的那句名言,在別人恐懼時貪婪。不是因為他膽子大,而是因為他給自己上足了保險。在2008年,美國的金融系統到了崩潰的邊緣,巴菲特公開宣稱說“我正在買入美國”,很多人都以為他是大著膽子在股票市場抄底。但其實根本不是,他投資的是高盛的可轉債,他用便宜的價格投資高盛的債券,高盛還給了巴菲特每年10%的利息。此外,巴菲特還可以在幾年之后,以一定的價格把債券換成股票,如果這個轉換價格比市場價還低,就相當于又免費送了你一個期權。
什么叫免費送期權呢?比如蘋果手機新款都要超過一萬塊,如果有人告訴你,咱倆簽一個合同,我答應你,將來,新款出來后,可以用八千塊的價錢,來我這兒買一個全新的頂配手機。
合同簽不簽?聽起來很棒,簽了就是兩千啊。但是別急,你要做判斷。最新數據顯示,9月份中國手機市場出貨量大幅下降了,假如蘋果的手機未來沒有創新,那么它供過于求,市場上就會慢慢跌價,那你有可能用比八千還便宜的價格買到。如果你判斷蘋果未來有大幅創新,供不應求,恐怕一萬多都買不到,那你就應該立即簽下這份八千的期權合約。
可轉債就相當于贈送給了你一份這樣的免費期權,如果你判斷它背后的公司業務會越做越好,那么你使用這樣的投資工具,下面的保底是每年付息的利息收益,一般是1-2%;而假如公司業務越做越好,業績超預期發展,或者趕上市場火爆,那么你的債券可以像變形金剛的汽車人變身一樣,從債券變成股權,從后衛變成前鋒。很多投資大師和聰明的投資者,從來不預測市場,他們只是不斷地去尋找這種風險和收益不對稱的機會。
可轉債不僅對于投資者是個好工具,它對于現階段的中國經濟和公司們來講,也是一個去杠桿的好辦法。首先,可轉債作為債券,它的融資成本非常低,市場上發債借錢資金成本至少6%,但是可轉債利息低到只有1-2%,可以大大降低公司們的成本;而正因為去杠桿背景,大家都資金緊張,這錢能不能不還呢?完全可以,前提是你把公司經營得棒棒的,股價上升,那么投資者就會自動去把債轉成股,別人還開開心心地不用你還錢了,因為投資者得到了更高的投資收益。
從這個角度來講,投資者和公司利益一致,他們吃的是同一碗飯,而從規則的設計上來看,中國的可轉債的規則要比美國版設計得好得多,也從來沒有發生過違約事件。(中國企業債曾多次發生違約而無法兌付的案例,雖然可轉債歷史上無一違約,但投資者因錯誤買賣、忘記轉股以及公司破產倒閉的底層風險依然存在,需要提醒)如果我們能從規則層面,不斷推出像可轉債這樣充滿智慧,讓投資者和發行者真正利益一致的良心工具,那我們還會恐懼波動么?還有必要擔心資本市場的未來嗎?
更多資訊,關注財經365股票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