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365訊,要想成為有錢人之前,你得有錢攢,沒錢啥都做不了,就算你有顆想當老板的心,也有有錢才能施展看,所以你說攢錢是不是很重要。
小時候聽到萬元戶很羨慕。長大了,隨著經濟發展,基本人人都成了萬元戶。但是我們還是很窮。抱怨老爹不是李嘉誠,遙望遠方巴菲特?別傻了,有羨慕嫉妒恨的時間,不如自己好好開始攢錢。
可能有人要說,你說的都是大富翁,我們收入少,不吃不喝也攢不出幾塊錢啊。
真的是這樣嗎?
LIP師兄,長投90后股神。曾經也是苦逼的IT工程師,現在變身為股票分析師大牛。年級輕輕就賺得人生第一個100萬。
三公子,豆瓣網紅。年齡不大,最初體制內拿著每月5000的收入。同我們一樣,看不到漲薪的希望,不敢有買房的奢望。但與我們不一樣的是她很早有了理財意識,通過攢錢得到自己第一桶金,通過投資理財逐漸實現了自己的第一個甚至第二個100萬。
LIP師兄和三公子之前都是與你我一樣的普通人,不同的是我們還在沒有規劃的花錢,而他們則通過有規劃的理財跨過了百萬門檻。
我們不求攢錢百萬,至少也不能讓錢一直被通貨膨脹侵害呀。所以無論哪種目的,攢錢才是硬道理。
風險承受力低
一般老年人、負擔重的人或者保守的年輕人風險承受力能比較低,他們可能只知道把錢存銀行。那么對于這類人,要怎么存錢呢?
1、52周存錢法。顧名思義就是一年52周每周都存錢。也就是說,無論我們多么沒錢,每周哪怕存10塊,100塊,只要堅持每周存下來,一年也能積攢一筆錢。持之以恒堅持幾年,我們就可以存在一筆錢了,無論錢多錢少,至少不會月光。
這個方法比較適合月光族,關鍵是堅持!優點是操作簡單,可以起到強制儲蓄作用;缺點就是需要你的堅持。
要注意做好賬戶區分,這筆錢是要存起來的,無論發生什么情況都不要去動,尤其不要去消費(除非你認為有非動不可的理由,靈活掌握,但一定不是你又看上了哪件衣服)。所以期限選擇我建議還是選擇流動性差的固定期限,防止你把握不住自己。
2、12存單法。大家可能猜到了,這個是把一年拆分成12個月來進行儲蓄。嫌52周存錢法麻煩的寶寶們,可以選擇12存單法。就是每個月,最好在剛發工資后存一筆錢。堅持12個月,就可以存在一筆小錢了。
如果是手頭已經有些資產的人,那么可以把你這些錢分成12份,然后每個月1號(自己選擇日期)去銀行存一筆一年期的定期,那么到第13個月的時候,第1個月時候存的錢就到期了,你就可以把本金和利息與新加入的資金一起再重新存一個1年定期。以此類推,這樣既可以獲得定期利息,也可以兼顧流動性。有需求就取出,沒有需求就繼續存入。
3、5張存單法。有些人家里有相對較多資金想要存銀行,但是一起全存定期怕有事要用,存12單把又覺得利息少。這個時候5張存單法就比較合適了。這回不是按一年來存錢了。
把你的資金分成五份:第一年一份定存一年單A,兩份定存兩年單B、C,一份定存三年單D,一份定存五年單E。
第二年時候,存單A到期,本息再定存一張五年單F。
第三年時候,存單B和C到期。B本息定存一張兩年單G,C本息定存一張五年單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