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365訊,“在過去的一年里,‘從嚴監管’成為金融行業的流行詞,金融行業的野蠻生長得到抑制,精耕細作、穩健經營將成為金融行業的主基調,而回歸本源,服務于實體也成了金融行業發展的必然趨勢。”天沁財富私募股權研究院提出,“中國的資本市場在經歷了經濟去產能,金融去杠桿的寒冬之后,雖然還是乍暖還寒,但也迎來了萬物復蘇,春潮涌動,新興產業成為了經濟增長的新生動力。”
“隨著新能源,互聯網,人工智能等等新興產業的快速崛起,正在逐步取代我們傳統制造業,房地產基建的投資,成為了中國資本市場的新生動力。”據天沁財富股權研究院研究道,“經歷了四十年的改革開放,中國早已成為了全國第二大經濟體,并且希望能夠在這次以互聯網為代表的新一輪的技術里抓住新的機遇,從而崛起實現大國夢想。”
“中國經濟的未來是光明的;中國的企業在經歷改革之后也容光煥發;中國資本市場在金融去杠桿之后不斷地規范,在新的市場的規則下不斷地調整,做到讓每個投資者真正地享受經濟發展的紅利。”天沁財富私募股權研究院表明,“從2017年以來,一行三會等監管機構針對資管,銀行,公募,私募基金,保險等等出臺了一攬子的金融監管政策。這也意味著2012年以來的以金融自由化,資管過度繁榮為特征的金融擴張周期迎來了轉折點,隨著監管層的一道緊箍咒,去通道,降低金融杠桿,規范投資行為等等,使得金融行業的亂象得到了整治,市場趨于平穩發展,這也意味著野蠻生長的快速擴張不再出現,但也表明了會迎來強者愈強的馬太現象。”
“2018年是實施‘十三五’規劃的關鍵一年,也是極具風險和機遇的一年,產品只有做到適應各種經濟環境和市場風格之后,才能獲得回報。”天沁財富私募股權研究院提出,“只有把企業自身融入國家命運和名族復興中,才能使得企業的基業長青。”獲取更多財經資訊,請隨時關注財經365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