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新規要求來進行規模管控
余額寶主動限額的背后也與貨幣基金監管動向密不可分。2017年9月1日,證監會發布《公開募集開放式證券投資基金流動性風險管理規定》,對貨幣基金的流動性進行了嚴格的規定。新規要求,同一基金管理人所管理采用攤余成本法進行核算的貨幣市場基金的月末資產凈值合計不得超過該基金管理人風險準備金月末余額的200倍,對于余額寶這種巨無霸型的貨基來說,必須按新規要求來進行規模管控。
監管的要求容易理解,風險防控肯定是要未雨綢繆。但對余額寶的投資人而言,卻越來越覺得不方便。張小姐說:“前三次瘦身,大家覺得影響不太大,畢竟大部分人都用不滿10萬元限額。可今年2月份開始的這次限售再加上無法自動轉入我們真正感到不方便。”
長期限購或使投資者選擇其他理財產品
事實上,現在互聯網金融蓬勃發展,除了余額寶,投資者還有很多其他類似選擇。昨天,媒體記者打開支付寶APP的余額寶頁面,發現這里還列出了七日年化收益率更高的其他貨幣基金和定期理財產品可以選擇。如果將視野擴大到其他互聯網理財平臺和銀行,投資者可選擇的產品更多。
既然如此,為什么還有這么多人就非余額寶不可?正在北京某高校讀大二的何小姐說:“主要是方便。我們學生每月閑錢不多,不值得專門研究哪里有更好的產品。既然用慣了余額寶,就這樣踏實用下去好了。而且每天都能明明白白看見前一天賺了多少,也挺有意思。”網購達人張小姐則表示,主要看中了余額寶可隨時消費或轉出的功能,不論線上線下只要能用支付寶付款的地方都可以用。
3月15日之后,余額寶究竟會不會解除限售,大家都拭目以待。有業內人士預計,如果余額寶長期處于這種限購狀態,應該會有更多用戶放棄余額寶選擇其他貨幣基金或其他理財產品。獲取更多財經資訊,請隨時關注財經365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