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365訊,近日,中國證監會正式發布《養老目標證券投資基金指引(試行)》(以下簡稱《指引》),自發布之日起施行。基金公司紛紛表示,未來將順勢而為,在《指引》的指導下加大對養老金目標基金的研發,打造更完善的養老金產品線,為養老金投資發揮更大作用。
重視權益投資
《指引》規定,養老目標基金定期開放的封閉運作期或投資人最短持有期限不短于1年、3年或5年,基金投資于股票、股票型基金、混合型基金和商品基金(含商品期貨基金和黃金ETF)等品種的比例合計原則上不超過30%、60%、80%。
對此,中歐基金表示,權益投資正是養老金投資獲取長期回報,讓老百姓過上體面老年生活的關鍵。個人養老金具有投資期限長、對流動性要求不高、風險承受能力較高的特征,所以可以利用資金的長期性特征,投資配置更傾向于權益類資產,從而獲取更高的長期收益。數據顯示,當前銀行1至3年定期存款的年收益率約為1.5%至2.75%,債券基金過去十年滾動持有平均收益率約為5.2%,而權益基金過去十年的年化平均凈值增長率則將近15%。
泓德基金業表示,應重視權益投資對資產增值的作用,同時對權益投資予以一定限制。權益投資作用的發揮及風險控制是養老金投資獲取長期回報的關鍵。短期來看,權益類投資波動較大,收益具有一定不確定性,但是從長期看,股票投資收益高于債券投資,可以利用資金長期投資配置于更多的權益類資產而獲取更高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