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365訊,回顧過去5年的A股行情,2012年至2014年更多展現了熊市格局,2014年底至2015年上半年迎來了牛市行情,2015年下半年至2016年初市場幾經暴跌的洗禮,2016年至2017年更多呈現出震蕩向上的結構化行情。
從資金面角度看,2017年貨幣維持緊平衡,且利率持續走高。市場成交量維持在4000~5000億元,兩融余額維持在9000~10000億元,相比于2014年底至2015年終市場成交量和兩融余額2萬億元的峰值狀態,市場資金面顯然已回歸理性。我們認為,2017年A股行情并非資金面驅動,更多來自于基本面的支撐。
從經濟基本面分析,2016年下半年到2017年,經濟增速從6.7%回升至6.9%,經濟增長的勢頭和韌性良好,且不斷超市場預期。價格方面,盡管PPI自2016年大幅攀升,但CPI始終較為低迷,特別是2017年CPI全年無憂。外部環境方面,整體來看,全球經濟處于共振的狀態,全球股市也基本全部上漲。國內經濟復蘇疊加國際經濟共振,2017年從大類資產配置的角度而言,是非常有利于權益類風險資產的,也解釋了2017年A股呈現“慢?!备窬值脑颉?/span>
這兩年監管加強,資本市場質量得到了一定的改善。從市場表現來看,業績穩健、估值合理的價值股更受追捧,而過去靠講故事炒股價、難以兌現業績的股票則漸漸遭到市場拋棄。行為規范的投資者的利益更加受到保護,過去游走于監管邊緣的套利行為空間收窄,甚至受到打壓。
此外,MSCI新興市場指數納入A股,反映了A股市場開放程度逐步提高,市場制度性建設成效顯著。隨著人民幣國際化和資本市場開放的穩步推進,未來A股市場有望更進一步放開滬深股通交易額度限制、全球金融產品預審權等。中長期來看,MSCI納入A股也有望繼續推動A股市場投資者結構及制度建設的完善,整體市場風格有望加速與國際市場接軌。
展望2018年,經濟政策體現出大格局,十九大指明了未來的大方向。從高速度增長向高質量發展的轉換過程中,供給側改革、創新驅動、先進制造將成為未來經濟政策和投資機會主線。
雖然春節前市場的調整超出預期,但急速下跌之后,風險釋放或相對充分。招商基金在投資研究上堅持回歸本源,堅守價值投資,力爭在風險釋放后的市場中尋找估值更具優勢的投資機會,更加重視盈利和估值的匹配程度以及業績的確定性,同時留意市場調整后可能出現的主線板塊。獲取更多財經資訊,請隨時關注財經365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