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365訊,公募炸完,私募炸!100億被秒殺,基金大時代來了!市場“十一連陽”,年初A股的氛圍感染了不少投資者,積極入市,帶來權益類基金、私募產品短短兩天出現銷售熱潮,爆款、秒殺不時出現。
據基金君了解,這兩天私募圈出現一私募年初迅速賣掉100億的盛況,同時有上市公司豪擲4億元認購證券私募基金,另外有大戶拿出9000萬買陽光私募產品……
明星私募賣掉100億
產品被秒殺
昨天興全合宜基金大賣,今天私募圈又傳出上海某大型私募基金的產品,也賣脫銷了,這個月“戰績”已進賬了100億左右。
有業內人士感慨,過去私募要花N年熬成百億私募,現在市場好得有些機構能夠輕松達到,令人嘆服。
基金君對這家私募的幾個主要銷售渠道進行打探,基本證實了這個消息。
具體構成包括:某大型股份制商業銀行銷售50億左右+某大型券商銷售28億左右+華東某大型第三方財富機構銷售28億左右+某大型信托、某三方機構有部分銷量……
據某大型券商機構業務部人士描述,這兩天銷售的情形是這樣的,“該私募投資經理的產品,剛開始賣,瞬間額度就被秒沒了。他們家賣得特別好,期間出現各種買不進,各種搶購。私募產品一放出額度來,就被秒殺?!睋嘎?,到今天總共賣了28億左右。
北京某私募圈人士也表示,該私募投資經理前段時間封閉過產品,最近才放開,沒想到會這么火,他們已經形成效應了,在一些大型渠道非常受認可。
百億銷售背后:
五大因素促成私募“爆款”
對于私募來說,100億是什么概念?100億規模以上的私募被認為是私募中的大型公司、行業標桿。百億是一個門檻,過去多少私募基金花了十年才熬成了百億私募。格上研究中心2017年三季度末的數據顯示,百億以上的證券類私募僅27家,其中16家是股票策略為主的私募。
但是,現在一家優秀的、在業內有號召力的私募公司,能夠非常迅速得賣掉100億,其背后有哪些原因呢,基金君來分析一下。
第一,2017年A股市場是結構性牛市,藍籌白馬股大漲,基本面投資受到認可,以“公募派”為代表的私募取得較好的投資業績,不少投資者看到“賺錢效應”,買股不如買基金,對權益類、主動管理的私募青睞有加,紛紛摩拳擦掌,希望通過買優秀私募的產品入市。同時,去年底到今年初A股出現十一連陽,整個市場的氛圍都比較好,投資者的情緒被帶動。
第二,私募行業也出現了“二八分化”現象。2017年投資業績好的、有市場影響力的、公司老大有行業地位的私募,受到追捧,而別的私募被拋棄,資金集中效應越來越強,猶如現在的市場。北京某私募機構人士感慨,目前市場上就幾家大的私募號召力特別強,他們有的都在控制規?!,F在一些私募機構賣產品已形成效應,他們一放開,客戶搶著買,對別的私募也形成壓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