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那些投資大盤藍籌股的基金業績比較好,比如中證100是今年最好的指數,它是全市場最大的100只股票,那么只要基金踩中了這些股票,超額收益就不會差。”上述基金經理表示。
楊曉晴表示,“今年偏股基金盈利基金的數量占比高達87%,顯著跑贏上證綜指。這主要得益于今年價值投資引領下的龍頭白馬股的貢獻,可謂選對了行業就已經贏在了起跑線上。”
但是以往常勝的投資小盤股的基金,今年盡管多數表現不佳,但并非全軍覆滅,雷昕表示,“從結果來看,除了大家概念上認為的低估值、大市值的配置方向得到了不錯的收益,實際上不少優質的成長股基金在今年也有40%-50%的收益,比如銀華盛世精選、國泰成長優選、上投摩根核心等。”
楊曉晴表示:“前十月,偏股類基金收益頗豐,取得了不錯的收益,但到11月,白馬回調,有基金便選擇獲利了結的防守策略,以退為進,避免收益回吐;當然也有基金為沖名次或者繼續看好白馬股,在底端加倉。”
雷昕認為,“從調研的情況來看,公募基金普遍倉位不低,不太會去發生爭排名的現象,而且普遍公募基金的考核已經結束。”
債基敗于貨基
對債基來說,今年是一個困難的年頭。在基金的投資上,今年炒股比買債強,甚至風險更低的貨幣基金也戰勝了債券基金。
Wind數據顯示,1859只債券型基金(開放式),今年平均回報為1.66%,中位數為1.74%。
與之相對,貨幣市場型基金今年平均回報為3.43%,中位數為3.71%。貨幣基金今年普遍回報遠高于債券基金,并且前提是,貨幣基金的申贖費和風險都低于債券基金。簡而言之,今年大部分債券基金失去了吸引力。
數據顯示,108只債券型基金(開放式)今年回報在5%以上(這是今年多數委外基金預期收益率的底限),占比僅5.81%;達到貨幣基金今年回報率中位數3.71%的債券型基金(開放式)有212只,占比僅11.40%。
另外,1515只債券型基金(開放式)取得正收益,占比81.50%;330只負收益,占比17.75%;另有14只0收益。
其中回報率排前5名的開放式債券基金為華安穩固A(002534.OF)、民生加銀鑫信C(004611.OF)、前海開源瑞和C(003361.OF)、方正富邦惠利純債C(003788.OF)、新疆前海聯合永興純債(003928.OF),今年回報率分別為48.84%、29.58%、22.49%、20.62%、17.15%。
上述排名最靠前的5只債基中,有3只為今年剛成立的新基金,另外兩只的基金份額今年以來減少了94%和99.97%,也即是說,其回報率較高很可能與基金大額贖回導致的較大贖回費有關。
事實上,這并非個別現象,今年以來,大量債券基金出現了回撤,有92只基金份額減少率達90%以上,有867只債基份額減少了10%以上。
一位基金經理告訴記者,在大類資產配置上,當前股票較債券更有吸引力,建議配置股票。
“債券市場在全球貨幣政策收緊、經濟復蘇、通脹漸起的背景下,確實是比較困難的一年,國內疊加金融去杠桿,使得只有短久期、低杠桿、高評級的配置方向能帶來一定的超額收益。”雷昕表示。
以上就是關于2017收官在即!牛基排名最終誰能勝出的相關內容,了解更多基金行情及資訊,請隨時關注財經365網站。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