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系”消費:哪里匯率跌了去哪里玩,以及哪里撒羊毛了去哪里薅。
——摘自《做一個聰明的“佛系”理財者》
而這些自嘲“佛系”的90后們,不光理財,還闖入了海外投資的富裕階層中。
據《2017 中國大眾富裕階層理財趨勢報告——全球化、互聯網化》顯示,80后在大眾富裕階層中占比47.6%,90后的占比也達到了13.5%,并且他們對理財服務以及專業的財富管理機構的需求越來越明顯。
佛系生活是年輕人的一種宣泄
知乎網友李澤鵬表示:“步入社會的90后,大都是原地踏步的普通人,不是想象中的奧特曼。”他講起自己剛出社會時從事媒體工作,剛開始也野心勃勃,但過了兩年,就接受了“佛系生活”。
日前,中國社會科學研究院發布了《社會心態藍皮書:中國社會心態研究報告(2017)》(以下簡稱“藍皮書”),再度引發對90后的討論。
經過全國31個城市的調查結果顯示:當前社會不同出生年份個體的主觀幸福呈“倒U形”,00后主觀幸福感較高,90后主觀幸福感最低。
藍皮書分析表示,目前00后主要面臨的是學業,整體任務較為輕松,而80、90后等面臨著工作、家庭等責任,主觀幸福感低于其他年齡階段的個體。
知名財富管理機構嘉豐瑞德分析師分析認為,“佛系”所傳達的無欲無求的生活態度,在當今年輕人所面臨的社會狀況下看來,并非真實的不爭取,而是當下社會階段快速變動,年輕人面臨的生存、發展壓力都比較大。
比如買房、買車、結婚等問題,對于一些人來說,實在是難,所以倒不如心放寬點,能買到最好,買不到也行。
這些說到底其實不過是現在一些壓力大的人群的一種自嘲方式,以此來宣泄自己所面臨的生存壓力。
當然,對此,有聲音表示,這是一種消極、逃避的態度,而有聲音認為,這只是一種心理調節罷了。他們或許在自嘲過自己的“佛系”態度之后,還是回過頭努力工作,掙錢養家等。
寫到最后,苦也一天,笑也一天,快樂就好。了解更多行情及資訊,請隨時關注財經365網站基金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