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款時該選擇等額本息還是等額本金?
首先看等額本金。假如貸款240萬元,貸了20年,那么在未來的240個月里,每個月固定歸還本金1萬元。每年的利息則按未歸還的本金為基礎計算,因此每年所歸還的本金相同,而利息會越來越少,這種方法會造成前期還款壓力較大,而總的還款金額較少。
第二種方式就是等額本息。用這種還款方式,在未來的240個月里面,每個月還的是等額的資金,而這資金里面包含了本金和利息。只是隨著時間的推移,所還的相同金額中,本金的占比越來越高,利息占比越來越低。因此在前期主要還的是利息而不是本金,所以這種方式的總還款金額會大于等額本金。
如何選擇呢?對于參加工作不久的年輕人來說,建議選擇等額本息,它可以減少前期的還款壓力。而對于已經有經濟實力的人來說,采用等額本金比較理想。在收入高峰期多還款,就能減少今后的還款壓力,并通過提前還款等手段來減少利息支出。
讀個MBA劃不劃算?
利率的應用很廣,連要不要讀MBA這個問題也能用利率來計算。假如你年薪9萬元,想要放棄工作去讀2年MBA,學費是3萬元/年,值不值得去讀?當然,如果讀了以后的收益高于成本,那就值得讀。
成本是多少呢?這里要把貼現考慮進來。每年9萬元機會成本和3萬元學費,一共12萬元,第一年的12萬元折現到現在是多少呢?假如銀行貸款利率是6%,那么就按照6%來計算折現:120000/(1+6%)=113207,用同樣的計算方法得出第二年的12萬元折到現在是106799元,那么成本就算出來了,是220006元。
收益如何計算呢?假如你MBA畢業后還有30年的工作時間,那么就把這30年工作中因為讀了MBA而增值的收益折現到今天,如果這個值遠高于成本220006元,那么當然值得讀。同樣的思路可以運用到很多問題中,比如要不要開一家奶茶店,辭職做個小生意等。
買車用貸款還是全款?
現在很多年輕人喜歡用貸款的方式去買價格昂貴的車,那值不值得去做呢?
假如車貸利率是6.5%,如果我用20萬元全款買了,就失去了用這20萬元去進行其他投資的機會;假如說其他投資機會的年化利率是8%,比貸款利率高,那么就建議用貸款買車。這就是為什么一定要用住房公積金貸款買房的原因,因為公積金貸款利率非常低,一定低于大多數投資的年化收益率,所以貸款更劃算。
總結一下就是:考慮貸款還是全款,就要比較貸款率和其他投資收益率的高低。貸款率更低,就可以考慮用貸款;貸款率更高,就不要用貸款。
每一個經濟學概念都不是停留在書本上的晦澀名詞,就像利率一樣,只有深入理解它,才能在生活中的各個方面運用利率思維,做出最佳選擇。在投資理財中,這樣的概念很多,技巧也很多,需要構建起系統的認知體系,才能在生活和投資中更加智慧和游刃有余。
以上就是有關吳曉波頻道的內容,更多股票資訊請關注財經365官網!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