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小黑孩
標叔你好!
我是一名90后,工作2年多,收入不高,希望通過理財能改善自己的生活。由于手頭的資金少,能投資的產品不多,我想選一只基金,希望每年能給我帶來15%的回報,請問該如何選?另外,我聽說做基金定投可以提高收益率,能不能推薦幾只適合定投的基金,讓我能獲得更高的回報?
讀者:小丁
小丁 你好:
從你的來信中看出,你對基金還缺乏必要的認識。要想通過投資基金,獲得15%的年化收益率,只能把錢投到股票型或混合型基金中去,貨幣基金和債券基金是無法獲得這么高收益的。
但股票型或混合型基金的投資風險較高,并不能保證每年都能獲利15%,趕上股市不好,甚至還會虧損。因此,你更需要關注的是年化收益率。所謂的年化收益率,并不是每年一定能獲得的收益率,而是在一段時間內,按復利計算平均到每年的收益率。
舉個例子,一筆投資經過5年時間,獲得了100%的收益,這筆投資的年化收益率大約為14.9%,相當于每年獲得了14.9%的收益。但在這5年當中,有的年份賺錢,有的年份虧錢,只是結果與每年獲得14.9%的收益相同。
根據Wind資訊的統計,在過去的5年中,一共有250只股票型或偏股型基金取得了業績翻番的佳績,占擁有5年以上歷史業績的基金總數的三分之一。因此,要想獲得年化15%的投資收益率,還需要一些運氣。你可以在長期業績比較好的基金中進行選擇,希望它們仍能有好的表現,給你帶來不錯的回報,至于是否能有15%的年化收益率,就要看運氣了。
基金定投是被廣泛采用的一項投資技巧,但要說它能提高投資收益率,顯然還缺乏有力的依據。比如在牛市初期,采取基金定投的方式,就比一次性投入賺得少。當然,在熊市中定投可以避免一定的損失,同時可以在相對低位獲得更多的基金份額。
最理想的定投結果是在熊市末段開始,在牛市中結束。但由于人很難預測股市的走勢,因此,理想狀態并不一定能實現。
另外,基金定投的效果主要在前期比較明顯,但時間長了以后,收益率主要就取決于基金自身的表現了。比如,你每月定投1000元基金,剛開始的時候,平均成本的變動會比較明顯,但10年以后呢?你的總投入達到了12萬元,加上業績增值的部分,基數可能更高。此時定投的效果并不顯著,賺錢主要靠前期積累的資金。如果此時基金凈值出現1%的下跌,你投入1000元都不夠彌補虧損的。
也有人說,定投一段時間后,就獲利了結,然后重新開始定投,這樣就能提高收益率了。事實是,你只動用了少部分資金,大部分資金放在低收益產品中,這少部分資金必須獲得25%,甚至更高的收益,才能讓平均收益率達到15%。顯然,這并不容易。
我個人認為,你可以選長期業績較好的基金進行定投,積少成多。適當降低對投資收益率的期望值,這樣你的理財愿望更容易實現。
——標叔(來源:理財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