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
美國父母希望孩子早早就學會自立、勤奮與金錢的關系,把理財知識教育稱之為“從3歲開始實現的幸福人生計劃”,讓孩子學會賺錢、花錢、存錢、與人分享錢財。
一般的美國人沒有“銅錢臭”的思想,他們鼓勵孩子從小就工作掙錢,并教導小孩通過正當的手段賺取收入。美國每年大約有300萬中小學生在外打工,他們有一句口頭禪:“要花錢打工去!”
美國人常常將自己不需要的東西拿出來拍賣,而小孩也會將自己用不著的玩具擺在家門口出售,以獲得一點收入。這樣能使孩子認識到:即使出生在富有的家庭里,也應該有工作的欲望和社會責任感。
通過各種切合實際的金錢教育,美國人的孩子基本具備了很強的獨立性、經濟意識以及經濟事務上的管理和操作能力。
日本小朋友資料圖
日本
自力更生、勤儉持家 日本人講究家庭教育,他們主張孩子要自力更生,不能隨便向別人借錢,主張讓孩子自己管理自己的零用錢。
日本人教育孩子有一句名言 :“除了陽光和空氣是大自然賜予的,其他一切都要通過勞動獲得。”許多日本學生在課余時間都要在校外打工掙錢。
在日本,很多家庭每個月給孩子一定數量的零用錢,父母會教育孩子節省使用零花錢以及儲蓄壓歲錢。而在給孩子買玩具時,無論高收入的家庭還是低收入的家庭,都會告訴孩子玩具只能買一個,如果想要多一個的話就要等到下個月。
在孩子漸漸長大后,一些父母會要求孩子準備一個記錄每個月零用錢收支情況的賬本。
以上就是關于看國外如何教育孩子理財的相關資訊,了解更多理財知識及行情資訊,請隨時關注財經365網站基金理財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