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玩具啊、衣服啊、讀物啊,每個年齡段都有所不同,全部買齊實在是沒啥必要。畢竟,孩子長得快著呢,可以向親朋好友搜羅。另外,防輻射服、一些孕期書籍、胎教音樂這些,也可向朋友借用,或者在一些育兒網站下載。沒必要花的錢非要花出去,那就是浪費了。
3母嬰類保險必不可少
很多人以為,有了生育險就一切搞定,但事實上,配置一份專門針對母嬰的保險很有必要。準媽媽在妊娠期間也有發生意外的可能性,舉個例子,如果發生妊娠并發癥或嬰兒先天性疾病,那么對整個家庭來說無疑是一場災難。這份保險恰恰可以降低此風險帶來的經濟負擔,為家庭提供一份保障。
4不可單一儲蓄
一些年輕的上班族夫妻,由于不了解投資理財,多數會害怕承擔風險,只喜歡穩妥的儲蓄增值方式,每個月結余的錢,要么放在余額寶,要么存銀行。對于準爸媽家庭來說,這樣簡單的儲蓄方式并不可取。畢竟,在北京,養育孩子的成本是270萬,即使不考慮未來通脹帶來的人民幣貶值,光靠每月余結為寶寶準備成長金或教育金,效率太低。
5以穩健型投資為主
銀行儲蓄是比較穩妥,但收益少的可憐,花卷君并不建議。股票投資也是一樣,由于其高風險屬性,準爸媽家庭如果凈資產較高,現金流充足,可選擇適當投資,但最高配置比例不能高于30%,其他投資產品應該以穩健型理財產品為主。
6布局長線投資
一線城市的養孩成本,最低也都是百萬級別,但孩子長大需要時間,花費增加也是循序漸進的。畢竟,搞定孩子的教育基金,你還有18年的時間。總的來說,不管是堅持定期儲蓄還是基金定投,盡早做長期規劃才是明智的,雖然你不那么了解投資理財,但復利的威力,你應該不陌生吧。
一線城市的雙白領家庭,收入中等,儲蓄率高,負債率低,生活壓力并不大,由于資產利用率低,收益也不高。在北京,如果你想用兩人工資結余搞定270萬的養孩成本,最少也得需要個十幾二十年,效率是不是低了點?所以,對于“準爸媽”家庭來說,中長期的理財規劃顯得尤為重要,畢竟優化家庭資產配置,意味著更好的理財收益,“錢生錢”你都沒興趣,是不是傻?
最后,再提醒一句:不管你的家庭屬于哪個特定時期,都應該根據現有財務狀況和理財目標,確定一個合理的資產配置比例,然后再選擇合適的理財產品。獲取更多理財行情,請隨時關注財經365網站基金理財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