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年,銀行理財一直保持快速增長的態勢,2016年新增理財規模5.55萬億元,增幅為23.63%;而2015年銀行理財增速為56.46%。從今年一季度開始,表外理財納入央行MPA(宏觀審慎評估體系)考核后,理財余額總體增速受到限制。4月中旬以來,銀監會檢查同業套利,同業理財受到了影響。
主因或為同業理財收縮
華創證券固收分析師吉靈浩表示,“按照2016年理財年報數據,4種類型投資者中——一般個人、機構客戶、私人銀行、同業理財分別增長了1.82萬億、0.32萬億、0.42萬億和2.99萬億。從數據可以看出,這里面只有同業理財有較大的下降空間,這與目前金融去杠桿、壓縮銀行同業鏈條的監管方向是一致的。”
從理財到期情況看,同業理財下降的可能性也較大。記者查詢發現,去年下半年的理財增量是2.77萬億,其中,同業理財占比71%。而Wind數據顯示,去年下半年新發行的理財產品中,超過80%的期限是在9個月以內的。這表明,去年下半年猛增的同業理財會在今年的一二季度陸續到期。理財大幅下降,或是同業理財到期未續所導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