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養老的話題再次成為了焦點,原因很簡單——我國養老保險(社保之一)綜合改革方案的亮相正越來越近,預計將于2017年內正式公布實施。這份醞釀了四年的改革方案,值不值得你關注?養老問題,是單純靠國家政策的變革,還是加強自我儲備?智能化養老方案又是什么?
傳說中的“社保空賬”是?
2016年末,由中國社科院領銜發布的《中國養老金發展報告2016》披露了一組數據: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賬戶累計記賬額達4.7萬億元,而累計結余額僅有3.5萬億元。
這兩個數據透露了兩個信息:其一,目前正在工作的年輕人,每月所繳納的養老保險并沒有進入他們的個人賬戶,而是用于支付已退休老人的養老金,這筆“被借用”的金額(空賬)為4.7萬億元;其二,據清華大學的研究報告顯示,當養老保險基金出現了資金缺口,將動用累計結余來發放,也就是用3.5萬億元去“補窟窿”,如果累計結余用完了還沒補上,那就真的沒錢了。
基于這樣的狀況,養老這個看似遙遠的話題,變得有些火燒眉毛——“社保沒錢了”、“社保出現空賬”的觀點被人們熱議;對晚年生活質量的擔憂,也讓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開始關注養老課題。這也正是養老保險改革勢在必行、被十八屆三中全會確定為一項重要改革工作的原因。養老,與你的未來、你今天的生活,都是息息相關。
30歲籌備養老,要賺64萬
歷經長達四年的打磨后,我國養老保險的改革成果即將登場。近日,中國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鄭秉文就公開發聲,養老保險的頂層設計方案已經基本確定了,但在本次的改革中,未能實現基礎養老金的全國統籌,僅是建立中央調劑金……不難看出,在老齡化程度越來越高的今天,自主養老成為了人們的必然選擇。
那么,對于一個普通人而言,養老到底需要多少錢?
假如你今年30歲,計劃60歲退休,除了國家給你的養老金之外,你希望每月再有1000元的養老零花錢,那么按80歲的平均壽命來計算,你需要儲備的養老零花錢是:1000元×12月×20年=24萬元;如果你希望每月有2000元養老零花錢,你需要儲備的養老零花錢是48萬元。
此外,在這幾十年的日子里,我國的物價水平不會一成不變,因此還需要考慮通脹的問題。以3%平均年通脹率計算,若每月需要1000元的養老零花錢,你需要儲備32萬元;若每月需要2000元的養老零花錢,你需要儲備64萬元。
以上的計算,未包含晚年旅游、看病、貼補子女等費用……因此,從30歲開始到60歲,持續30年、每年至少要攢2.2萬元,才能湊齊64萬元。這樣算下來,一個普通人安享晚年的壓力還是不小的。
養老新思路:智能化方案
為了自主解決養老問題,不少人選擇通過硬性儲蓄、購買商業養老保險、投資理財產品等方式去完成養老金的儲備,雖然有效但難免勞神。為了釋放辛苦規劃的眾多年輕人,智能化養老的新概念在近期受到了多方關注。
今年,國內首家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的老牌財經公司金融界,就推出了養老場景的智能定投產品,并打出“每月定投1000元,20年擁有425萬元養老基金”的口號。
據吸納了多位有海外教育、工作背景的博士后、博士的金融界智能金融投研團隊介紹,這款“智能定投”可以根據當前的市場狀況,代勞普通人判斷購入哪只基金、購入多少份額;若投資人下月繼續購買,智能定投則會結合已發生的投資情況,進行量身定制的調整。能夠最大化釋放基金定投優點的智能定投,只是金融界對“智能化養老”的一部分探索;2016年末,金融界旗下智能理財平臺盈利寶,還推出了參考養老模型設計而出的智能投顧。
有了“智能化養老”,年輕人能夠節省更多時間去投入工作、生活,在幾十年的時間中,將不知不覺積累出豐厚的養老基金。智能手機改變了工作與生活、智能汽車已駛入人們的視線,未來,智能養老無疑將成為提高晚年生活質量的最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