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房的淡定自若,沒房的唉聲嘆氣,最后大家只能默默玩手機了。難怪說高房價毀了年輕人,看看身邊人都是欲求不得、心甘情愿、興高采烈地想當房奴。
可惜,房奴也不是這么好當的。在太平洋的另一邊,有個國家的房奴已經要破產了。
01
100美元逼死72%房奴
全世界自有住房水平最高的國家,你可能想不到,是楓葉國加拿大,居民自有住房率70%。
在這么一個發達國家,加拿大的房奴們卻面臨破產危機。
近日,在加拿大宏利銀行的調查中,72%的房奴無法承擔月供增加10%。
10%是多少呢?根據相關數據,加拿大房奴的平均月供約為1000美元,增加10%就是100美元。換句話說,每月房貸平均增加100美元,加拿大72%的房奴就要破產了。
而且,目前加拿大的房貸利率處在最低位,真不知道房貸利率再漲一點,楓葉國房奴是不是要哭著跳樓了。
對比中國房奴,加拿大房奴弱爆了。
1100美元的月供,折合人民幣7700元,月供不過萬好意思說還不起。
假設等額本息還貸30年,房貸占6成,那么房價就是66萬美元,折合人民幣462萬,均價不到5萬每平方,跟中國的一線房價比,呵呵。
那么,為什么楓葉國房奴哭著喊著要破產呢?在這些房奴中,接近一半都是向父母借錢買房,其中又有四分之一沒有任何存款。
看來,全世界房奴都一樣:一套房綁架兩代人,收入追不上房價,儲蓄還不起房貸。
02
我們的房貸加息才剛開始
相比楓葉國房奴,國內房奴有相似的地方,但是顯然更悲慘。
相似的地方在于:中國80、90后住房擁有率全球第一,而且大部分也都是來自于父母的資助。
更悲慘的地方在于:國內房奴通常收入的一半以上用來還貸,而且房貸加息才剛剛開始。
房貸加息,又被稱為樓市定向加息。受制于脆弱的債務鏈條,央媽不敢提高銀行貸款基準利率,又迫于金融去杠桿的壓力,只好對房貸利率動刀。
今年以來,首套房貸利率已經連續4個月上升,目前很多銀行首套房貸已經回歸基準利率4.9%,過去85折、9折、95折的優惠通通沒有了,而且還限制縮短貸款年限。
以北京為例,以前最高貸款年限為30年,利率最低8.5折。定向加息后,貸款最長25年,最低利率為基準利率。
有人算過一筆賬,北京這樣一調整,每100萬元貸款購房者月供將增加915元。如果按照北京購房者平均200萬至300萬元的貸款額來算,購房者的月供增加將達到2000多元。
對于掏出兩代人積蓄湊首付,每月收入一半以上還房貸的廣大房奴來說,2000元看似不多,卻可能是很多房奴維持日常生活的救命錢。
首套房貸利率回歸基準利率,看似溫柔,卻猶如釜底抽薪。萬一再加息,那就是壓倒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
更殘酷的是,房貸加息可能才剛剛開始。有專家認為,最保守估計未來房貸利率達到6%以上。
03
房貸重壓下房價會降嗎?
很多人可能指望房貸重壓之下出現房價暴跌,而且有消息說北京部分區域二手房價下跌20%,好像房價真的跌了。
事實并非如此。首先房價下跌20%的地方是通州區、亦莊開發區這些偏遠地段,不能反映真實房價水平;其次這些二手房交易主要是以投機為主,也不能代表樓市主流交易市場。
另外,我陰謀論地揣測,媒體這樣放風其實也有為地方政府“捧政績”的嫌疑,畢竟我們都知道地方媒體都是喉舌。不是說一直要嚴控樓市嗎,出了那么多政策,有沒有效果,總得通過媒體表表忠心啊,所以我們就看到“房價跌了”。
其實,這些變化的背后,更多的原因是監管意圖通過鎖死樓市的流動性,來維持房價的穩定性,房貸加息只是一個手段而已。
所以,一定要搞清楚房價變化背后的邏輯,菜導之前已經分析過很多次,樓市就是一個巨大的貨幣蓄水池,房貸加息其實是把貨幣關在這個蓄水池中,通過時間換空間,以鈍刀子割肉的方式化解貨幣泡沫。
但是,無論如何,為了維持經濟穩定,絕對不會讓這個蓄水池崩潰。
也許,你會看到更多類似通州這樣城郊地區的房價下跌新聞,但是一些城市和熱點二線城市的核心房價仍然處在觀望的態勢中。
更明顯的變化是成交量的下滑和凍結,但由此帶來的房價下跌幅度其實是非常有限。
更合理地預見是,短期內房價很難出現大跌,而隨著監管繼續升級,購房門檻不斷提高,普通人買房將更難,房貸壓力將更大。
所以,如果想要買房,一定要請算好自己的承受能力,尤其是要做好未來收入風險與房貸加息風險的控制,房子很重要,但不是人生的全部。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財經365)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經本站核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