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西湖區“宋江村”即將拆遷的消息在網上流傳開來。在杭州,城中村改造已經不是一件十分稀奇的事。然而,這個宋江村“走紅”的原因,竟是馬云!
宋江村位于城西,文一西路和古翠路交叉口,南靠翠苑,北至余杭塘河。據悉,馬云早年還在杭師院任職時,曾在這附近租住。
相傳,他當時就住在宋江苑84號。不過,房東表示已經記不清了。租客來來往往,想來,誰也不曾想到,當年默默無聞的小伙子,如今能有如此聲望。
與此前附近拆除的花園村相比,宋江村的拆遷進程快了許多。今年3月21日,翠苑街道與村民們開了拆遷動員大會;4月底就已經基本全部簽約。如今,宋江村里無論是村民還是租客都已經陸續搬離,整個村子有些空蕩蕩的。
路面上活動的大多是搬家公司和收廢品的小個體戶。往里走,偶爾能看見幾條橫幅,部分房屋的外墻有用紅漆寫上的“拆”字。
對于整村拆除計劃,部分村民心里有些嘀咕。“我的房子2001年才建好入住的,怎么就成‘危房’了呢?”村民老張(化名)表示。
事實上,相對于其他城中村來說,宋江村的“年齡”確實不算大。全村共計114戶,大部分在1997年前后建成,算算時間,到現在也才20年左右。
“村里的路面確實挖過(整改)2次,當初說是為了“電纜入地”,導致現在有些坑坑洼洼。”
老張表示。
“剛來時聽到拆遷的消息,我們都以為是開玩笑的呢。”王阿姨(化名)說,“拆遷之后,我們最擔心的孫子入學問題。這邊雖然暫時保留了學區,但也只有5年的時間啊!”
“我今年55歲了,從小在這邊出生、長大,突然拆遷,心里空落落的。”對于拆遷這件事,李叔(化名)感慨道:“現在,剛剛裝修的房子說拆就拆了,有點心疼。”
目前,宣傳欄里還稀稀拉拉的貼著不少招租信息。據村民介紹,宋江村除了是“農民工”的根據地,里面也有不少上班族“蝸居”在這,往往一呆就是3、4年。某幢農民房小院里,還停滿了租客的自行車。
如今,租客們也紛紛用小三輪將行李一車一車慢慢往外拉。一位熱心的阿姨帶鳳凰房產去參觀了她家的“農民房”。
房間有大有小,不過窗戶、書柜、書桌都有配置。據這位阿姨介紹,之前住在這的是一位在廣電上班的姑娘,住了將近4年。
路邊有不少拆除下來的舊空調。據現場一位搬家公司的工作人員表示:“一般,一戶人家要拆的空調有二十幾臺,我這段時間陸陸續續已經拆除了100多個了。”
在宋江村,幾乎每家每戶都是“包租婆”。最夸張的一戶,加上地下室一共隔了40余個房間,每個房間月租從1000-2000元之間不等,一年的租金收入達50余萬元。普通的樓房一般只有十幾至二十個房間,一年下來差不多也能有20、30萬。
現場拆遷隊的一位負責人介紹,按照最初的計劃,宋江村只需要整改的。從2016年底開始,相關部分就有陸續開會討論將“整改”調整為“整村拆除”。
一是,宋江村違建問題比較嚴重,例如,幾乎每家都“包陽臺”,原本的3層也變成4層;而其它如電線雜亂、道路狹窄等城中村通病這里也都存在。二是,西湖區整體的規劃和發展。
此外,據拆遷隊的負責人還透露,宋江村拆遷后對原居民采取的是“純貨幣”安置的方式,折算下來每個人頭到手的安置費約150萬元。另外,根據房子的新舊、院子等問題還將約有200多萬的拆遷房款。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從觀點,與本站(財經365)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經本站核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