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市場行情大起大落,部分目光敏銳的老基金公司已經開始長線布局。近期,華夏、嘉實、博時、匯添富和民生加銀等基金公司紛紛推出新產品,以聚焦高景氣度行業為抓手、跨市場投資為特色,力圖為投資者實現長期獲利的目標。
基金行業一直有“好發不好做,好做不好發”的說法。根據薛掌柜基金組合研究院統計數據,歷史上滬指處于2700點左右時新成立的基金,后續多數收獲頗豐。對投資者而言,在該點位申購優質新發基金也更容易把握后續的上漲行情。以2007年為例,2006年6月1日至2006年12月31日期間成立的基金,自2007年1月1日至今凈值平均上漲137.84%;2015年下半年成立的新基金,自2016年2月1日至今,凈值平均上漲11.64%。
在目前指數低位的背景下,部分老基金公司不失時機地推出了一系列新產品,由實力不俗的基金經理擔綱。華夏基金新推華夏產業升級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擬由股票投資部執行總經理董陽陽管理,布局產業結構升級主線,優選景氣拐點低估值個股,同時把握A+H跨市場的投資機會。博時推出博時榮享回報靈活配置定期開放混合型基金,擬由十年投研老將蔡濱管理,其投資風格偏向投資價值型成長股為主。
嘉實推出的嘉實瑞享定期開放混合基金剛剛結束募集,該基金由嘉實基金董事總經理、港股通策略組組長張金濤管理。嘉實瑞享將封閉兩年,并首創雙預警線機制,是一只在市場極端不利情況下可以“空倉”的創新產品。匯添富基金延續一直以來的醫藥研究優勢,推出匯添富創新醫藥基金,并由鄭磊、劉江兩位基金經理共同管理。作為業內最早布局醫藥投資領域的基金公司之一,今年上半年匯添富旗下3只醫藥主題主動權益基金漲幅均超過10%。
市場低位雖是推新產品的好時機,但對基金公司的營銷能力是較大的考驗。為此,基金公司在產品設計創新方面頗費心思,除了選取資深的基金經理,還通過設計靈活創新的機制、挖掘自身投研的特色、拓寬投資范圍來爭取更大的空間。對港股市場的重視成為多家基金公司的共識。華夏產業升級、嘉實瑞享、博時榮享回報、民生加銀新興成長均可以實現A股和港股跨市場配置,投資標的更加豐富。此外,港股市場的低估值優勢在上半年市場下跌過程中愈加凸顯。
展望后市,嘉實瑞享基金經理張金濤認為,優勢顯著、有定價權的個股集中在大消費、醫藥和科技三大領域,龍頭企業經過去年的大幅上漲以后,和國際同類企業相比估值還是不貴,而且增速相對更快。博時榮享回報擬任基金經理蔡濱表示,站在兩年維度看,2018年或是布局A股的最好時點,持續看好產業升級、消費升級方向優質企業的投資機會。民生加銀新興成長擬任基金經理孫偉表示,未來將涌現更多能夠參與全球產業競爭的高科技企業,將深入發掘并精選科技創新、消費升級中具備階段性成長機會的個股。
更多股票資訊請關注財經365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