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候,如果基金經理是你的話,你會用什么方法來吸引更多的潛在投資者買入本基金呢?一、基金分紅。把賺到的2元以現金分紅的方式分給基金份額的持有者。強行把3元凈值的資產,變成1元.二、拆分機制。由于分紅會導致基金經理必須賣掉目前持有的資產的2/3,而這些資產目前仍然處于很好的漲勢,只是遷就那些小白投資者而做出賣掉大部分優質資產的舉動,實在是愚不可及,這會導致持有基金份額的投資者們的強烈反彈。因此,在維護原投資者正當利益的前提下,用拆分凈值的方法,維持基金持有的金融資產,只是做一個會計上的財務障眼法,就可以讓小白們也安心買入資產,基金規模也可以得到發展壯大。說到拆分,就等于把市值30個億的基金,所擁有的10個億份額,拆分成30個億的份額。這對原有的持有者來說,總市值并沒有變,但對潛在投資者來說,3塊跌到了1塊,好便宜呀!買買買!
這真是一個讓人啼笑皆非的現象。要想讓小白們付出投資的行動,像我這么羅哩叭嗦地拆開揉碎了講,恐怕并沒有多大的奏效。因為人都是懶得思考的,那樣太累。而我們相信自己的直覺和感覺。我就是看3元比1元貴,1元我就買買買了,3元我就要想半天到底買好還是再看看。比如說,在3元的時候,你花3000元買入這只基金,得到1000份的份額,而在1元的時候,你同樣花3000元買入,得到3000份的份額。但實際上,這二者有區別嗎?我們買入基金也好,股票也罷,并不是看它的單價高低,而是應該看它的未來增值的可能性有多大。如果看好未來(無論是短期、中期、長期),只要在我們預期的未來,這只基金(或股票)按我們的預期發生了資產的增值,那么,多貴也好,都值得買入,一直持有到我們的預期和實際的情況相符,就可以獲利了結。如果未來并不看好,或者說,我們誤判了漲跌趨勢,把一個未來可能會下跌的資產,主觀認為它會漲,那么這樣的資產哪怕是再便宜的凈值,你都不應該買入。這就出現了一個投資上的迷思,好多人喜歡買低價股,幾塊錢的低價股,真的值得買嗎?十幾塊的股票,乃至幾十塊百十塊的股票,就真不值得買嗎?甚至港股還有仙股(股價低于HK$1),也有很多大叔級阿姨級的投資者就愛這種低價股。而這種低價股,往往好多都是老千股。哪怕是股價低到1分錢,只要未來不好,照樣可以繼續跌,跌到無底洞都行。因此,我們不應該過于在乎當前的基金凈值有多高。凈值高,只是說明該基金的過去歷史成績好,如果中間有分紅、拆分,單位凈值就會降下來,但累計凈值并沒有降低。
基金是基金經理在操盤的,基金經理可以擇時進場,擇時退出、加減倉等等,這些行為都會影響到基金的總資產,進而影響基金單位凈值。基金凈值是長期累積下來的,是基金經理長期管理的結果,反而高凈值的基金更能說明過去這只基金很好,基金經理管理有方。“會不會跌”不是看基金凈值的高低,更應該看大盤點位的高低,甚至是基金持倉股票估值的高低。基金凈值低,可能是基金分紅了或拆分了,也可能是基金過往業績差沒能累積收益的結果。所以不要盲目的否定高凈值基金,更不能盲目的相信低凈值的基金。
基金的現有凈位只是基金歷史業績的一種反映,并不代表基金的未來業績。當挑選一只基金產品時,你買的只是基金的即期凈值,而基金的遠期凈仇變化是不可預測的,存在走高、走平或走低的可能性。因此,以當前基金凈位的高低,作為是否購買基金的依據顯然是有失偏頗的,并不是說凈值越低,投資的價值就越大。獲取更多財經資訊,請隨時關注財經365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