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前,首批發行的兩只封閉式基金規模合計僅有40億元,2012年底基金行業資產規模超過1000億元,2014年3月首次出現了單只規模過百億的基金產品。2015年大牛市加上2016年銀行委外大發展,讓中國基金業規模突破3萬億元大關。
近5年來,隨著互聯網貨幣基金的大幅發展和其他類型基金的增長,中國基金業資產規模連續突破5萬億元、10萬億元等大關,2017年年底達到了11.6萬億元,是10年前基金業資產規模的3.5倍多。今年1月底整體規模再度躍升至12.17萬億元,再創歷史新高。
從全球共同基金對比來看,2017年三季度末中國開放式基金資產規模1.6萬億美元,名列全球第9,和全球第8的日本差距不到5%。
全球開放式共同基金規模第4到第7名的法國、德國、澳大利亞和英國比中國基金規模多出最多40%,由于中國基金規模還在快速增長中,未來幾年有望超越這些國家,躋身世界共同基金規模前五名。
單家基金公司的資管規模也是一個重要衡量指標,11年前的2017年1月,中國出現了第一家公募規模超千億元基金公司—嘉實基金,而到了現在最大基金公司—天弘基金公募資產規模已經達到了2萬億元左右。
從基金公司數量來看,2000年及以前成立了“老十家”基金公司,隨后在加入WTO帶動下,合資基金公司出現大發展,2005年又有銀行系基金公司加入,隨著2013年6月新《基金法》的實施,自然人也能成立基金公司,券商、券商資管和保險資管取得相應資格后,也能發行公募基金產品。截至2017年年底有128家機構獲批發行公募基金產品,其中基金公司113家,股東涉及券商、銀行、信托、保險、私募等多類機構和個人。
6億人的普惠金融
公募基金行業向公眾推廣基金產品,過去20年從最初的2只基金發展到目前的接近5000只公募基金,對應可投資產品近1萬個,為廣大投資者提供了多元化投資選擇。
中國基金產品涵蓋債券、股票、商品、期貨、房地產信托等多種基礎資產,有扎根國內市場的投資,也有面向全球的資產配置,滿足了不同風險偏好、不同資產規模、不同期限的多元理財需求。
從封閉式基金到開放式基金,從普通場外基金到LOF、ETF、FOF,從純境內投資基金到QDII、再到滬港深基金,這些基金產品提供了從高風險杠桿基金、指數基金、主動股票或偏股基金,到股債混合基金、債券基金、貨幣基金、基金組合等中低風險基金的全系列產品選擇。
豐富的產品吸引了更多客戶,因互聯網貨幣基金的快速普及,中國基金業總持有人戶數成倍增加,2017年6月底的全部公募基金持有人戶數合計超過了5.9億戶,預計目前已經超過6億戶。
其中,改變了幾億人理財習慣的余額寶產品功不可沒,該產品對接了螞蟻金服旗下支付寶海量資金,2017年6月底持有人戶數3.69億戶,2017年年底資產規模接近1.6萬億,為全球規模最大的單只貨幣基金產品。
服務這6億基民的是基金經理和基金公司員工。1998年年底,公募基金僅有7名基金經理,而到2017年年底已經有超過1600名基金經理為基民服務。
從公募基金行業從業人員來看,1998年到2000年的老十家基金公司時代,全行業總員工數只有幾百人,而基金業協會統計數據顯示,公募基金行業從業人員已有7萬人。為基民服務的還包括了銀行、券商、第三方銷售機構的眾多基金托管、銷售和服務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