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365訊,由證券日報社主辦、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指導的2018年中國資產管理論壇暨中國公募基金20周年行業峰會于2月28日在北京召開。本屆論壇的主題為“公募基金的力量”,行業協會領導、著名經濟學家、公募基金公司高管等約120名代表出席了本次會議。
證券日報社總編輯陳劍夫代表主辦方單位致歡迎辭,他談到:“隨著A股機構化的推進,市場的投資理念將從散戶化、短期化、盲從化、無序化,逐漸過渡到機構化、長期化、專業化、規范化,從而以價值投資摒棄市場浮躁。作為專業化、長期運作的機構投資者,基金等資管機構結合經濟社會發展的內在需求謀求創新發展,主動服務經濟結構調整、創新驅動戰略、脫貧攻堅戰略等國家重點戰略,持續推動實體經濟價值創造,促進資本市場公允價格發現,為公共服務、養老金融、綠色發展提供多元化、多層次投資工具。”
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黨委委員、副會長鐘蓉薩表示,服務養老金是公募基金發揮制度優勢、踐行價值投資、服務實體經濟、實現普惠金融的必由路徑。鐘蓉薩透露,“下一步,我們將繼續推動第三支柱制度早日出臺,推動公募基金在第一支柱基本養老金和戰略儲備社保基金、第二支柱企業年金和職業年金、第三支柱個人養老金的投資管理中發揮更大作用。”
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學部主任李揚表示,十九大中與經濟和金融業相關的有五點:我國經濟已經由高速增長到高質量發展階段;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是跨越關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國發展的戰略目標;著力加快建設實體經濟、科技創新、現代金融和人力資源協同發展的產業體系;著力構建市場有效機制、微觀主體有活力、宏觀調控有度的經濟體制,不斷增強我國經濟創新力和競爭力;全面深化金融體制改革是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初步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另外,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學教授、天風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劉煜輝、國泰基金總經理周向勇、博時基金總經理江向陽、銀河基金董事長劉立達、平安大華基金董事長羅春風、東方紅資管總經理任莉分別發表了主題演講。
展望未來20年,公募基金發展的機遇與難題有哪些?在圓桌論壇中,興業基金總裁湯夕生、新華基金總經理張宗友、寶盈基金總經理張嘯川、中融基金總經理楊凱、南方基金副總經理史博對這一話題進行了探討。同時,本次論壇還發布了由證券日報課題組研究撰寫的公募基金行業20年主題報告——《公募基金20年贏在哪里?》。獲取更多財經資訊,請隨時關注財經365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