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萬家2017年對地產和基建一直處于超配狀態,尤其去年三季度和四季度萬家旗下多達20余只基金集體抱團地產股,而去年地產板塊表現并不出眾,萬家因此引來質疑,而今堅守地產板塊的策略終于使萬家風頭倍出。
地產板塊今年以來的強勢表現確實有目共睹。若以全市場所有基金來看,據Wind數據統計顯示,截至1月30日,全市場凈值漲幅前十位被分級B基金包攬,涵蓋了地產、銀行、證券、煤炭4大類指數分級B份額。
其中,凈值漲幅位于前三位的是招商滬深300地產B、國泰國證房地產B和招商中證證券公司B,漲幅分別為41.55%、38.87%以及38.57%。這三只基金也是今年以來僅有的上漲30%以上的基金。
對于地產板塊的狂熱能持續多久,疑慮的聲音也越來越多。從房地產板塊指數來看,在1月15日大漲逾5%之后,便陷入到調整狀態。31日,華南一位大型公募基金經理受訪時直言,地產板塊在經歷了“最后的瘋狂”后,短期內很難再大幅上漲,資金需要尋找新的方向。當然,對于在1月押寶了地產板塊的基金而言,顯然已經賺得盆滿缽盈。
相較之下,在1月份重倉成長股的基金業績則有些尷尬。截至1月30日,主動權益基金中,跌幅最大的是金信深圳成長,該基金今年以來的跌幅高達13.14%,其中對凈值沖擊最大的是1月29日,日跌幅達6.12%。
從金信深圳成長去年四季末持倉情況來看,該基金主要配置了通訊板塊個股等,而該板塊近幾日調整兇猛,在1月31日,其十大重倉股之一智云股份(300097.SZ)就處于跌停狀態,其凈值或被進一步拖累。
除金信深圳成長外,前海開源滬港深新硬件A/C、寶盈科技30、東吳新趨勢價值線、寶盈互聯網滬港深、國聯安優選行業、華商創新成長、華商新常態等1月凈值跌幅都比較大,均在8%以上,可以看到這些基金以成長風格為主。
集體大賺或難重演
A股今年1月跌宕起伏的行情以及市場關于風格轉換的分歧的加劇,與去年各路資金幾乎無爭議地押寶白馬股的場景相比,顯然已經發生很大的變化。
越來越多機構感嘆,今年賺錢不會再如去年一般容易,集體大賺的情況或很難出現。有基金人士表示,在結構性行情之下,一旦踩錯風口即有可能立馬落后,甚至再難以追上,大家今年都比較謹慎。
深圳一位專戶基金經理1月31日向記者直言,我們今年收益目標在15%左右,不會期待會有太高的凈值回報。
上述基金經理表示,“我們預感今年市場波動性會比較大,在這一個月中大家也能感覺到操作難度的加大。對我們而言一直堅守的都是自下而上的選股策略,而且屬于比較分散持倉的風格,因此不會太去考慮市場風格轉換的問題,說到底最終的比拼還是個股,業績夠不夠好,估值是否合理,這是最關鍵的。”
事實上,從年初至今不少機構內部都提出了降低預期收益率的看法,強調遵循謹慎選股的原則。
1月31日,深圳一位私募總經理向記者指出,“現在A股對業績的敏感度越來越高,但凡不達預期立馬就能在股價上有所反映,所以年報季才會有一個又一個雷爆出來。大家對業績的高要求會在今年一直持續。”獲取更多財經資訊,請隨時關注財經365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