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365訊,基金業績排名爭奪戰白熱化!誰才是最大贏家?距離2017年資本市場結束只剩6個交易日!基金業績排名爭奪戰也日益白熱化,究竟誰才是今年的大贏家
東方財富Choice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12月21日,若扣除因贖回而突然出現暴漲情況的基金后,目前業績排名暫居前三位的產品為:易方達消費行業、國泰互聯網+、東方紅睿華滬港深。
同時,東方紅滬港深、匯添富中證主要消費這兩只產品緊隨其后,其業績同樣超過60%。
需要指出的是,當前基金之間的業績差距非常小,在這場年前排名爭奪戰中,競爭相當激烈。
如果計算每只產品與前一位的業績差距,平均值僅為0.73%;而排名第一的易方達消費行業與排名第二的國泰互聯網+之間,業績差距也只有1.07%。
業績差距如此之小,競爭可謂十分激烈。目前來看,究竟誰能奪冠仍為未知數,排名靠前的這些基金產品,都有可能最后問鼎。
紛紛選擇暫停申購
觀察發現,不少基金為了保證今年的收益,選擇了暫停大額申購這一行為。
結合市場表現,進入12月份以來,股市震蕩加劇,而績優基金突出的收益率容易受到投資者的大力追捧,大量資金流入不僅能引起規模增加,也會導致基金業績在短時間內被攤平,因此許多基金會選擇限購來保證收益。
數據顯示,在今年回報排名前20的基金產品中,目前有5只基金暫停大額申購,有2只基金暫停申購。
一般來說,所謂“暫停大額申購”,多數是指暫停1000元以上的大額申購及定期定額申購申請,也有部分基金設定為1萬元或者10萬元。
例如,10月25日,東方紅資管就一連發布了多個基金產品暫停大額申購的公告。根據公告,暫停大額申購是為了保證基金的平穩運作,保護基金份額持有人利益。公告涉及東方紅資管旗下5只混合型基金,如果再加上9月份暫停大額申購的兩只產品,目前東方紅資管有7只基金產品限購。
業內人士表示,年底市場回調明顯,基金公司看中產品排名是不可避免的。對于投資者來說,不應該過分追求產品業績排名,震蕩市格局下,建議保守操作,合理控制投資倉位,多配置業績穩定、波幅小的基金產品。
基金抱團導致排名接近
對于今年績優基金業績高度接近的現象,業內人士分析指出,“前10名或者前20名基金業績相近的原因很簡單,因為今年績優基金基本都是抱團藍籌白馬,持倉十分集中。”
數據顯示,三季度末,主動偏股型基金整體核心重倉股中,中國平安位于重倉股首位,緊隨其后的是伊利股份,接著是貴州茅臺、五糧液和格力電器。從行業看,前20大重倉股中,金屬非金屬、電子、金融保險、食品飲料行業各占4只。
招商證券基金分析師宗樂指出,目前基金核心重倉股占相應股票流通市值的平均比例達到9.2%,其中三季度末核心重倉股持有市值合計占基金股票投資總市值的15%,與上兩個季度的13.7%、9%相比繼續提升。
如果分析今年業績居前的前20只基金產品,以東方紅睿華滬港深和東方紅滬港深為例,這兩只產品的基金經理都是林鵬。根據基金三季報,這兩只基金都重倉持有了美的集團、伊利股份、海康威視等白馬藍籌股,投資組合標的高度重合。
不過,這些基金產品也具有各自特色。
例如,“國泰互聯網+”這只基金產品,雖然名字中出現了“互聯網”,但其實沒有重倉持有任何與互聯網行業相關的股票。該基金產品重倉持有的是消費和大金融股票,在其前十大重倉股中,包括了貴州茅臺、瀘州老窖、五糧液、山西汾酒等白酒股,另外它還持有中國平安、工商銀行等大金融股票。
對于這些基金產品來說,能不能拿到基金業績排名戰的“總冠軍”,就得看基金重倉股的表現了,爭奪如此激烈,各家都在期待年底揭曉答案的那一刻。
對于投資者來說,則需要警惕龍頭股的短期調整。因為隨著年末公募基金考核期的開始,更多機構會選擇“落袋為安”,屆時前期走勢好的浮盈股可能會出現震蕩調整。
以上就是關于基金業績排名爭奪戰白熱化!誰才是最大贏家的相關內容,了解更多基金行情及資訊,請隨時關注財經365網站基金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