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工銀瑞信旗下的工銀瑞信深證紅利ETF為例,數據顯示,該基金在截至10月31日時,年內漲幅為41.84%,在同類435只基金中排名第10位,但如果看截至11月30日的數據,該基金年內漲幅雖然僅小幅攀升至43.31%,但是居同類435只基金的排名卻從第10位上升至第4位。尤其值得關注的是,11月24日該基金年內漲幅曾達到50.19%,排名迅速躋身同類第1,并在全部開放式基金中位居前10。
據了解,作為全市場唯一跟蹤深證紅利指數的基金,工銀深證紅利ETF被認為是“紅利策略”首選產品,其指數成份股由深市具有分紅穩定、分紅比例高且流動性較好的40只股票組成,入選個股的特點是成熟的績優股或分紅能力較強的成長股。
看上去雖然是跟蹤指數的基金,但是其實從成份股來看,卻是經過了精挑細選。從今年以來ETF產品(不含QDII)表現來看,根據數據,前11個月工銀深證紅利ETF業績高居同類第2名,再從較長時間的業績來看,工銀深證紅利ETF近兩年、近三年和近五年的收益率分別為56.65%、95.75%和163.89%,始終位列同類基金前五,近五年累計收益也高居同類亞軍。
在業內人士看來,“進入11月之后,大盤藍籌階段性滯漲態勢開始顯現,跨年度的風格分化行情在市開始有所發酵,不過目前藍籌白馬階段性的高位震蕩或并不代表該類風格行情的結束,從公司基本面的良性驅動來看,未來部分優質藍籌個股盈利進一步超市場預期的可能性仍然較大。”
顯然,如果最后一個月的行情依然保持目前這種分化,那么部分基金很可能在不知不覺中就變成一匹黑馬沖到了最前面。
QDII基金有“冠軍相”
此外,今年以來不得不提的一類基金就是QDII基金。標普500和納斯達克指數連創新高,恒生指數今年以來一路上揚,直接突破了30000點大關。雖然最近港股和A股類似有所回落,但全年漲幅依然明顯,如果再具體到騰訊控股等個股的表現上,更是漲幅驚艷。
銀河證券數據顯示,今年前11個月,QDII以16.59%的平均收益遙遙領先其他類別產品,穩居第一。從全市場基金排名來看,不少QDII的基金均躋身前列,尤其是深度參與港股市場的QDII基金。如果海外市場依然延續這種穩步向上的態勢,那么,到了12月份,投資海外市場的QDII基金很有可能就一直保持領先的優勢并最終問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