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365訊,即使在牛市最高點買入基金,經歷牛轉熊歷程2年多后依然可以賺20%以上。證券時報記者統計發現,2015年6月15日以來盡管股市跌幅不小,但截至今年11月28日,仍有43只主動偏股基金獲取20%以上的正收益,2016年度混合型基金冠軍興業聚利仍牢牢占據首位,區間凈值漲幅高達58.99%。
上證綜指在2015年6月12日達到5178點的牛市高點,緊接著6月15日大盤開始快速調整,去年1月一度下探至2638點的調整新低,但隨后開始了緩慢的反彈行情,并一直持續至今。截至昨日,上證綜指收于3337.86點,雖然比2015年牛市最高點下跌36%,但自去年1月低點以來累計反彈幅度已達26%。
盡管牛市高點以來大盤總體下跌,但借助良好的風控和結構性機會把握能力,仍有相當數量的主動偏股基金自5178點以來取得了可觀的正回報,大幅戰勝市場。
Wind統計數據顯示,上證綜指5178點以來單位凈值漲幅超過20%的主動偏股基金達到43只,更有4只基金收益在50%以上,分別是興業聚利、東方紅睿元三年定期、長安鑫利優選A、東方紅睿豐。2只基金收益在40%~50%區間,分別是安信優勢增長A、前海開源國家比較優勢。14只主動偏股型基金收益在30%~40%之間,23只基金的收益在20%~30%之間。也就是說,如果投資者在2015年6月12日的牛市高點買入這43只基金持有至今,仍能獲得20%以上的收益,這也充分反映出公募基金在大幅震蕩市中的主動管理優勢。